高扬爱国旗帜 谱写民族进步华章 全面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程

08.10.2015  16:58
高扬爱国旗帜 谱写民族进步华章 全面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程 ——西藏民族大学“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活动情况   西藏民族大学是西藏和平解放后党中央在祖国内地为西藏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目前在校生近万名,少数民族学生约占50%左右(藏族占绝大多数)。学校党委历来十分重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长期致力于巩固发展各族师生相依相亲、团结共进的大好局面。2009年底,学校决定将每年的三月确定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已连续举办了六年,通过开展富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教育活动,使各族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了升华,形成了“师生和谐两相依,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融洽的校园文化氛围。 工作目标与思路 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以维护校园稳定、促进学风建设、积极构建和谐校园、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扎实有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学校把每年3月确定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坚持“年年抓三月,三月促全年,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重点、分层次推进”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按照构建宣传大格局,搭建联动平台的一盘棋思路,以多方协调形成合力,上下联动贯穿始终的指导原则,逐步实践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专兼职队伍相互结合,全校师生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夯实了民族团结工作的组织基础。 实践方法与过程 (一)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占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阵地。 学校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筑牢各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基础。重点抓好“四个突出”教育,即突出“四观两论”教育,突出“民族团结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的教育,突出“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思想教育,突出法制教育等内容。 扎实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构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特色精品课程建设,将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之中;充分利用国内外重大事件所形成的教育资源,抓住教育契机,适时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广泛开设中国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等公共选修课程,丰富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不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整体队伍建设、学术研究团队建设,为教学工作提供保障。 同时抓好宣传舆论阵地、团学教育阵地、社团文化阵地、宿舍生活阵地、后勤服务阵地等“五大阵地”建设,遵循从领导干部、团的干部到青年学生骨干,从青年学生骨干到普通青年学生的路径,构建覆盖校园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网络。 (二)以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浓厚氛围。   “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活动中,学校以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的民族政策和党中央关怀西藏为重点,以纪念“3.28百万农奴翻身解放日”为契机,紧紧围绕“讲团结谋发展、保稳定促和谐”的主线,在各族师生中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贴近实际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体现到学校管理、教学、服务等各个环节。 2015年3月,学校从四个方面入手,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教育月活动。一是开展“五个一”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即举行一次“民族团结旗帜高高飘扬”的升国旗仪式、开展一次以“民族团结、反对分裂”为主题的集中学习活动,开展一次弘扬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精神之民族区域自治法在西藏的伟大实践专题报告会,开展一次“民族宗教政策及形势政策”宣讲活动,举办一次安全教育专题报告。二是以召开“家乡新变化”主题班会,举办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三语演讲比赛、汉藏文书法比赛、民族风情晚会、网络专题教育活动,开展“手拉手、心连心,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子等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民族团结从我做起”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三是以开展纪念3.28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6周年,“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活动,将第六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活动推向高潮。以“土地恋歌”为主题的民族歌曲大联唱、大学生民族风情剪纸、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海报创意设计大赛作品展评、“民院的脚步”主题系列图文展示和专题片展播、民族团结主题影视展播活动、走访慰问少数民族贫困学生活动、民俗民风摄影作品展评等为载体,大力推进主题活动的开展。四是坚持在校园道路、重要教学场所,悬挂和设置民族团结进步内容的宣传横幅、橱窗、展板,并将富有西藏民族文化元素的装饰点缀其中。充分发挥校园媒体(校园网、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LED大屏幕)的作用,宣传民族政策,跟踪报道各级各类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 三)把民族团结教育与学校和谐稳定工作相结合,形成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主义法制的良好风尚。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和谐稳定工作,坚持把民族团结教育和学校和谐稳定作相结合,在各民族大学生中形成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法制的良好风尚。在日常工作中,全面了解和分析各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各种敏感问题,排查并果断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化解矛盾,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在处理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时做到“四个加强”:加强宣传,让各民族大学生在第一时间了解事实真相,不信谣、不传谣,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国家利益和社会、校园稳定;加强教育,引导各民族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加强管理,严格考勤和请假销假制度,严格信息管理和网络监控;加强沟通,校内外各单位、各部门通力合作,做到信息互通、措施互补。 特别是面对反分裂反渗透斗争的严峻形势时,学校党委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举办各种形式的研讨会、报告会,集中开展教育活动。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专题会议,集中研讨反分裂反渗透斗争问题;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主题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主题报告会,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将反分裂反渗透教育内容融入课堂教学、融入党课、团课培训,使“反分裂反渗透教育”覆盖到全校各个班级和主题班会中,力求做到教育活动“三不漏”即:反分裂、反渗透主题学习学生一个不漏;表态发言学生一个不漏;写心得体会学生一个不漏。 ( 四)不断创新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载体,增强实效性, 推进民族教育常态化。 一是着力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推进校内基地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体系化建设。2011年,在陕西省民委的推荐下,学校被授予“第三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荣誉称号,成为唯一一个设在高校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学校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校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教育平台西藏主权归属与人权状况展览馆、校史馆、西藏历史文化博物馆的建设,不断凝炼特色,丰富、提升校内教育基地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引领指导作用,对学生进行西藏区情和学校校史教育,教育引导各族师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夯实民族团结根基,逐步形成完整的政治教育体系。 二是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以“春华秋实谱华章,校园文化育英才”为宗旨的“春之华、秋之实”校园文化节。让校园文化活动成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载体,为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延伸课堂教学,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广阔的途径和平台。2008年,“春华秋实”校园文化节品牌活动,荣获国家教育部优秀校园文化创建活动三等奖;2010年,荣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三是开展结对子活动。不同民族的同学结对子、区内班与区外班结对子、学生党员骨干与学习有困难的民族学生结对子。形成各族学生心灵相通,互帮互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大好局面。 四是学校遵循“教育与服务结合、培养与关心统一” 的原则,把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困难作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切实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学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在学习上给予有实际困难学生更多的指导,在心理上给予更多的关爱,在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帮助,形成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实际困难的帮困助学机制。在评选先进、奖学金发放等方面对少数民族学生适当倾斜;选拔品学兼优、有威信、有影响的少数民族学生干部进行重点培养;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加大学生就业工作力度,完善就业指导机构和就业信息服务系统,开设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课程,举办专场供需见面会,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到边疆民族地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不断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采取奖、贷、助、补、减、免、捐等多种形式,帮助各民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有效缓解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学习、就业等压力,使困难学生真正感受到学校大家庭中各民族开放包容,知恩感恩,团结互助亲如一家的温暖。 五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活动、“志愿者周末”品牌活动等,教育引导各族大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形式,深入了解民族地区的发展变化,积极投身民族地区的生产建设,促进各民族间的感情交流,增强互尊互信、相依相助、共同进步的心理。 工作成效及经验 (一)工作成效 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活动充分发挥了以月促年,以点带面的作用,推进了民族团结教育的更广、更深入及常态化发展;发挥了品牌活动的辐射效应,极大的推动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促进了校园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带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的探索,推动了相关教学、科研成果的产生;增进了文化融合与民族团结,增强了各族师生的祖国认同感与民族凝聚力。师生之间和睦相处,同学之间亲如兄弟,形成了“师生和谐两相依,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实现了校园的和谐和稳定。西藏和陕西的一些报纸、电台、电视等媒体不断报道我校民族团结教育和事业发展的成果。仅2015年3.28主题活动就被新华网、光明网、中国西藏网、陕西日报、陕西省教育厅等20多家媒体转载。学校也先后被命名为“陕西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先进社区”、“陕西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先进院校”、“陕西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011年,西藏民族学院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三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二)经验与思考 一是领导重视是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学校领导站在维护祖国统一和西藏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把民族团结教育当作一项常规性的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并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列入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年度工作要点,从而保证了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 二是机制健全是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有序展开的保障。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学校不断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专兼职队伍相互结合,全校师生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了“以月促年,有重点、分层次,点面结合、全面推进民族团结教育”的工作格局。 三是包容共融的“多元一体”文化理念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我校用“多元一体”的文化理念教育学生,形成了“保持、传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营造和谐共融的校园特色文化,为民族团结强本固基”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理念。使学生认识到在传承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同时,还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各民族文化又是整个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增强学生对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