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揭开陕西石峁遗址的秘密

22.07.2014  11:23

  图为陕西榆林石峁遗址。魏永贤摄(人民视觉)

  陕西石峁遗址系公元前2000年前后我国规模最大的城址,石峁城址以皇城台为中心、内外城包围环绕的环套结构,开启了中国古代都城建筑格局的先河。它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中国早期文明格局和中华文明起源的传统认识。2013年,石峁遗址连续获得“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等荣誉。

  自今年4月起,经过3个多月的发掘,考古人员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石峁城址中,发现了4300多年前的房屋遗址和墓葬群,这一发现有助于还原史前先民的生活面貌。为探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最新进展,记者走进了石峁遗址挖掘现场。

  ——编 者

   发掘出一批时代特征鲜明、地域特点明确的陶器、石骨器

  从陕西榆林市神木县高家堡镇出发,广袤的黄土高原,间或点缀着几丛绿色植被。转过一座沙梁,是一道高逾3米的土石墙,沿墙蜿蜒而行,距今4300多年的大型史前城防遗址——石峁遗址便展现在眼前。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石峁遗址考古总领队孙周勇介绍,石峁遗址由皇城台、内城、外城3座基本完整并相对独立的城址组成。形制完备、结构清晰、保存良好。

  此次新发掘的地点位于石峁遗址内城韩家圪旦的一处山峁上,与石峁城址的宫殿区——皇城台隔沟相望。今年4月以来,考古人员先后清理出房址19座、墓葬24座,并出土了一批时代特征鲜明、地域特点明确的陶器、石骨器。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大的面积上横竖排列着多座墓葬。孙周勇表示,韩家圪旦遗址中的遗骨一般比较完整。殉葬者一般是年龄较小的女性,她们的双手被不明显的细绳反绑,一般侧卧面向墓主人,上肢弯曲,显示出一种卑躬屈膝的状态。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石峁考古队队长邵晶分析:“韩家圪旦遗址墓群建筑规格高,随葬物品多,一般的墓葬都有壁龛、有殉人,应该是石峁城里面一处非常重要的贵族墓地。

  由于陪葬品价值极高,当地又缺乏有效的保护手段,建造较好的墓穴都有被盗的痕迹。从盗墓者遗留在盗洞内的物品可以看出,盗墓大多发生在2007年前后,而且方法粗野,直接使用铁锨等简单工具大规模盗穴,导致陪葬品被卷走,遗骨被扰乱。

  目前,考古人员正抓紧发掘、保护墓穴内部的殉人和少量陪葬品。他们已发现较高等级的墓葬,出土了墓主人生前使用过的装饰品,如玉管、玉鸟等;此外,还发现了20多片鸵鸟蛋壳,这对于研究陕北的气候变化和史前石峁居民的对外交往提供了依据。邵晶认为,当时的石峁遗址可能具有都城性的意义,鸵鸟蛋壳可能是交换得来的珍贵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