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最后的藏靴” 缝成一双需要一个月

25.03.2016  14:27

  素有“藏靴之乡”美誉的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曲库乎乡江什加村手工制靴历史悠久,已有600多年。近年来,随着藏族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以及近年牛皮原料价格上涨、藏靴制作工艺复杂等原因,藏靴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生活,江什加村正在告别传统的生产生活模式,古老的藏靴制作技艺即将面临失传的境地。年轻的完玛仁增,以自己的方式拯救“最后的藏靴”。


藏靴制作人完玛仁增

艰难的涅槃重生

冬天的一个下午,天空飘着若有若无的雪花,我们驱车赶往距离黄南州同仁县城8公里处的曲库乎乡江什加村,采访完玛仁增。

完玛仁增是一位33岁的藏族年轻人,他曾在青海师大和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成都等地就读和培训,还曾在热贡地区经营了七年的藏餐馆。

然而,为了拯救和恢复江什加村传统的藏靴缝制手艺,完玛仁增在藏餐馆生意蒸蒸日上的时候毅然选择了放弃。

江什加村自古以来就有制作藏靴的传统,据说村里人制作藏靴的历史已经有600多年,是远近闻名的藏靴村。多年来,这里的村民们以制作藏靴为生,这里出产的藏靴,因其好看、舒适、轻便、保暖、防潮、结实耐用等特点,加之全程纯手工缝制而备受藏族人的喜爱,产品闻名于青海、四川、甘肃、西藏等地的藏区以及宗教寺院。

但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观念的变化以及原材料的上涨,这种民族传统手工业逐渐被时代的潮流所淹没,再加上藏靴制做工艺复杂,传统藏靴逐渐被现代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各种鞋类所替代,村里新一代的年轻人们距离制作藏靴越来越遥远。

完玛仁增告诉我们,小时候经常看到父亲和爷爷制作藏靴,村里绝大多数的人家都以制作藏靴为生,几乎每个男人的手指头颜色都是枯黄的,是在熏制皮料的时候染上的无法洗掉的颜色。

那时候村里的很多男人都会去青甘川以及周边的藏区缝制藏靴,热贡江什加藏靴的名气就是这样被村民们远涉的足迹和勤劳的双手打造出来的。但是在完玛仁增上初中的时候,制作藏靴的人就开始慢慢地少了,因为村民们除了制作藏靴之外有了更多可以养家糊口的途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们视制作藏靴为一种低廉和脏累的工作,宁可去外面打工。

“如果长期这样下去,藏靴必然面临失传的危险。”完玛仁增有着和他的同龄人不一样的忧虑,他想让这“最后的藏靴”涅槃重生在还没有完全消失之前。

为此,2015年7月,本着保护和传承文化、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想法,完玛仁增和村里的藏靴手艺传承人南加合伙,自筹资金注册成立了热贡地区第一家藏靴企业。他的目标是通过公司的发展,保护和传承江什加村古老的藏靴制作技艺,让渐渐滑落的民族传统手工艺在新的时代重新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完玛仁增的想法得到了村里老人们的大力支持,全村50多位有经验、有技术、懂藏靴缝制技术的群众投身到他的公司,愿为藏靴的发展和传承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同时,在他的公司里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来换取一定的报酬。 

从一块牛皮到一双藏靴

一双质地好的藏靴,其制作过程相当烦琐。首先得处理牛皮,收购来的牛皮要剪去牛毛,放到隆务河里泡软,然后把白灰浸揉到皮子上,用绳子绑紧了放到大桶里面,十五天之后,再用一种特制的木刮器具把牛皮上的毛全部刮除干净,泡在清水里把白灰洗掉。第二步要在院子里挖一个简易的土灶,点燃麦草,在麦草燃烧的过程中,把牛皮放到麦草上去熏烤,浓烟的熏炙会使生皮变为熟皮。为了使皮子变软,还要把当地山上一种含盐量比较高的土撒到皮子上,三四次后,皮子就可以变得柔软而富有弹性。接下来要给皮子染色,要先把一整张的牛皮按照需要粗剪成大小不一的小块牛皮,用清水洗后,拿一种天然花朵的颜料来染制牛皮,使其成为黑色的牛皮,这种方法染出来的牛皮,染色均匀,黑里透亮,有着特殊的纹理和粗糙的皮质效果。


制靴工具


处理好的牛皮半成品


制靴所需要的呢料

一张生牛皮经过熟皮、染色的复杂过程后变成手感柔软、色泽透亮的缝靴皮,再按图形分片裁出大小不一的靴样,就可以开始缝制了。

缝制靴子是一项要求很高的技术活,需要多年的缝制经验和技术。处理好的牛皮要按照鞋样和大小进行剪切,然后用山羊皮制成的线和麻线进行缝制。靴底和靴面是牛皮的,靴底要用数层牛皮依次缝制,靴面有特殊的弧度和工艺,既要美观还要平整,缝制起来难度比较大。靴帮有些要缝上牛皮,有些要缝上纯毛的呢料,视用途不同而有所区别。

江什加村出产的藏靴,大致有四种不同的款式。宗教界人士穿的靴子以及村民们日常穿的靴子是有区别的。村民们夏天穿的靴子有两种,一种是靴底薄的,用于寺院宗教活动和民俗活动时穿着,一种是靴底厚的,用于平时穿着。还有一种是冬天穿的靴子,靴底大概有七八层厚,靴面和靴帮都是纯牛皮的,在严寒的冬天穿着非常的温暖舒适,适合青海漫长而寒冷的冬天。

一双传统藏靴从开始处理牛皮到缝制成型,大概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经过精心缝制的藏靴,具有好看、舒适、轻便、保暖、防潮、结实耐用等特点。 


经过重重工序制成的藏靴

风光不再处境尴尬

江什加村因世代传承藏靴工艺而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被称之为“藏戏之村”和“藏靴之乡”。这里生产的藏靴不仅是周边农牧区藏靴产品的主要来源,也是本地村民重要的谋生手段之一。在以往的岁月里,每年秋收一过,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开始着手制作藏靴。从购买皮料到打磨处理皮料,再到正式制作出成品,纯手工作业的藏靴每双都耗时不少。而每年初冬,村里的长者们就开始组团奔赴周边地区营销“藏靴”,用来交换村民们一冬所需要的牛羊肉或现金。

我们在江什加村,寻访到两位藏靴老人。

72岁的乔旦老人是村里做藏靴做得最好的一个人,有着50年的制作藏靴的经历,一辈子做了数不清的藏靴。乔旦老人在村里收了很多的学生,教他们制作藏靴,有150多个徒弟。老人的两个儿子也都会制作藏靴,他的43岁的儿子南加正是和完玛仁增一起开公司的合伙人。乔旦老人在60岁之前,一直在外面东奔西走地制作藏靴,去过青海、甘肃、四川等地的很多藏区,老人从事了一辈子制作藏靴的工作,对藏靴有着深厚的感情。那个下午,当我们在冬天的阳光下,看乔旦老人一针一线地缝制一双漂亮的藏靴的时候,仿佛时光都停止了。

和乔旦老人关系十分要好的67岁的昂杰老人是乔旦老人的合作伙伴,年轻的时候,两人经常合伙到外面去做藏靴,有一年他俩同去兴海县的一个村庄,一年做了1000多双藏靴。

“我们藏民有穿藏靴的习惯,藏靴式样特别,左右可以换穿,而且不分男女,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昂杰老人说。

“以前,青海、甘肃等地牧区群众和藏区寺院有很多人来订购我们制作的藏靴,活儿太多每年都做不完。现在订购的,只是节庆演出时用的道具靴。”昂杰老人把他积攒了一辈子的制鞋工具拿出来给我们看,工具箱里横七竖八地躺着锥子、羚羊角、剪刀、麻线、牛角等我叫不出名字的工具,这些制靴工具几乎陪伴了他大半辈子的时光,现在只能成为对曾经辉煌无比的藏靴技艺的一种回忆,老人的心里不无遗憾。

在过去的年代,藏靴是生活在农牧区的藏族人民不可缺少的必备用品,具有工艺精巧、色彩鲜艳、防寒保暖、结实耐穿等特点,且式样特别,左右可以换穿,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蕴涵着深厚的藏民族文化。完玛仁增说,如今江什加藏靴正在面临退却往日风光,成为历史记忆的尴尬境地。

目前的热贡地区,市场和寺院对藏靴的需求量仍然很大,但是会做藏靴的人却越来越少了,几百年的手艺不能就这样丢掉。勇敢而无畏的完玛仁增决心承担起这项工作,将藏靴的技艺保护和传承下去。他以“以老传幼”和产、学、研、传齐头并进的经营模式开发生产更多的藏靴。此举不仅解决了村里闲置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探找农牧民脱贫致富的路子,更是保护和传承了民族文化,使这一极具文化价值的传统手艺重新展现在世人眼前,实现了藏靴工艺的涅槃重生。

(责编: 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