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像一条红线 连起近20年的两地书高原情

30.07.2017  15:42

   △直到现在,仍有许多邮递员跋涉在地形复杂的青藏高原上为人们传递邮件。图为西藏林芝地区察隅县马班邮路乡邮员尼玛曲旦。摄影:张丽娜

  我老伴是十八军老战士杜琳,他十几岁参加解放军,从北方打到南方,1950年进军西藏。远在内地的我,同他谈了6年“书信恋爱”,又同他过了13年的“书信婚姻”生活。写信、寄信、收信、读信。邮政正是一条红线,牵着我们双方。每一封信,都要贴上最新发行的纪念邮票,哪怕排队再长,也要选购到手。一张小小的方寸,饱含着我思念的心意啊!

  我们的女儿出世后,他在拉萨新华书店买了小人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拆下一页,附上几句爱女的话,装在信封里,托邮局的同志从八千里外的雪域高原寄到家来。每次收到信,女儿都欣喜非常,看着画页上的小姑娘,比比自己,天天成长。晚上,她把信压在自己的枕头下;白天,上幼儿园还拿给小朋友们一起看。2003年春天,女儿为此写了篇文章,题目是《雪山飞来的礼物》,刊登在当年3月8日的《西藏日报》“雪莲花”副刊上。

  如今,我已经80岁了。忆往昔,内地与西藏的联系多么艰难。康藏、青藏公路通车以前,邮政怎么前行?人背肩扛,空气稀薄,连牦牛、马匹驮上邮包都要喘着粗气,来往一封信要三个多月。

  通车初期,路况不好,邮车发动机温度太高,一次起了火,把邮包也烧了一角。然而,从西藏寄来的信,信封上的地址还能辨认,邮递员同志毅然把这封残信送到我手里。看着这封残缺不全的信,我掉下眼泪。千辛万苦的邮递员同志多不容易,多么负责任,多么理解人啊!他给我送来的不只是一封信,而且是一份难得的礼物!

  “横断山,路难行”,再难也有邮路通。金沙江水波涛滚滚,摆渡靠藏族同胞撑着牛皮船。邮递员同志带着邮包上了牛皮船,沿江水斜着划到对岸,几十米、几百米,不管二郎山、雀儿山、澜沧江、怒江,人走到哪里,邮路通到哪里。邮递员从冬雪中走来,把春天的信息传到我心里。他们不怕严寒,却把温暖和深情带给了我。

    两地书,高原情。至今几十年过去,这些信件,都保存着,成为我们家的宝贝。(中国西藏网 文/杨汝芬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退休副教授,十八军老战士杜琳的老伴)

(责编: 陈冰旭)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