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地震频发 与汶川地震有关?

13.05.2015  16:54

   中国西藏网 讯  5月12日,汶川地震七周年,尼泊尔再次发生7.5级强震。人们不禁要问:地球进入“震动模式”了吗?两次地震时间仅相差37分钟。这是巧合吗?尼泊尔地震和7年前的汶川地震有关系吗?

   一次“并不意外”的地震

  4月25日,位于北纬28.2度,东经84.7度的尼泊尔旅游胜地博克拉发生里氏8.1级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科学家说,这是一次“并不意外”的地震。多项科学研究表明,位于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的尼泊尔已积累了大量能量,这次是一次“释放”。

  “根据历史数据,科学家推算这里将发生大地震,而且预测的最大地震级别甚至比8.1级还要高。”刘静说,“从这一地区累积的‘能量’来计算,该地区‘缺少’一次高震级的地震来释放已累积的‘能量’。”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科技委副主任刘静接受采访时说。

  两大板块的“恩怨

  那么,尼泊尔地震为何会发生呢?有人将其形象地解释为这是两大板块的“恩怨”。

  尼泊尔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区,这里是全球地质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据统计,全球有85%的地震发生在板块边界。全球共有6大板块,其中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区便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所在地。

  在远古地质运动中,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了世界屋脊,而这种碰撞至今没有停止。

  事实上,自2000年开始国内外已有多名地质学家对位于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的尼泊尔表达忧虑,认为从历史经验推测,该地区已积累了足够爆发一次高等级地震的“能量”。在近15年的时间,尼泊尔不断被世界各地的地质学界警告。

  对于此次地震的性质,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计算得出的震源机制,表现为低角度逆冲断层(冲断层一般总是将老地层推覆到较年轻的地层之上,造成地层在垂向上的重复叠置)推覆方向由北到南,当地东西向山脉(属于喜马拉雅山脉)一下子长高了几米, 引发一系列地表破裂过程及喜马拉雅山南坡的雪崩。

  资料显示,在中国西藏和尼泊尔交界处,即喜马拉雅山南麓,发育着三条主要的断裂,分别是从南向北依次是主中央断裂(MCT,Main Central Thrust)、主边界断裂(MBT,Main Boundary Thrust)和主前断裂(MFT,Main Frontal Thrust)。

  据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教授、地震研究者嵇少丞介绍:“尼泊尔东部1934年1月15日发生过大地震,造成10600人死亡,这次地震断裂发生在上次的西边,估计是主边界断裂带上。

  事实上,印度板块对亚洲板块不断的挤压,其作用不仅表现在中尼交界地带,“汶川地震、芦山地震以及云南持续的地震,都和印度板块对亚洲板块的挤压有关系。”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陈会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汶川地震7年后发生尼泊尔地震并不是巧合,而是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之间“恩怨”的持续。

   地球或许已经进入地震活跃期

  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之间“恩怨”所造成的地震在学术上被归类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是由地壳在构造运动中发生形变,当变形超出了岩石的承受能力,岩石发生断裂而形成地震。世界上百分之90以上的地震、几乎所有的破坏性地震属于构造地震。

  构造地震由于需要能量的积蓄与释放,在时间上具有平静期与活跃期交替的特点。尽管对于全球地震活动是否已进入活跃期,学界仍有争论,但显而易见的是,目前全球已呈现出类似于20世纪前半叶大地震多发的状态。

  据统计,本世纪以来,全球陆地上已经发生了5次大地震。尼泊尔8.1级地震是发生在陆地上的第5次八级以上大地震,此前发生的四次大地震中,有两次涉及中国(昆仑山西口8.1级地震和汶川8.0级地震)。

  某种意义上,尼泊尔地震与汶川地震,只是这次地球地震活跃期的突出例证。

  需注意的是,20世纪数据显示,中国大陆7级以上地震次数占全球大陆地震的三分之一、地震造成的人员死亡数量约为全球的一半。中国是全球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据统计,中国大陆每年平均发生20次5级以上、3.8次6级以上及0.6次7级以上地震,相当于每年可能遭受4次以上强烈地震袭击。

  地震专家呼吁,中国是地震频发国家,不管全球地震活动是否进入活跃期,都应做好设防。(本文内容综合自科技日报、中国矿业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新闻网等)

(责编:范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