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团队对口支援西藏民族大学工作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06.01.2016  11:15
1月5日,2016年“6+1”团队对口支援西藏民族大学工作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会议回顾总结了近年来的团队对口支援工作,讨论了《中国人民大学等六所高校“十三五”期间团队对口支援西藏民族大学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对口支援、受援双方就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央统战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进西藏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全面深化“十三五”期间对口支援西藏民族大学工作,达成了高度一致。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中山大学副校长朱熹平、东南大学副校长王保平、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姜绪范,其他对口支援高校代表,西藏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扎西次仁,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池万兴及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张建明主持。 会前,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教授会见了参会代表,同团队对口支援西藏民族大学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高校分管对口支援工作的领导)进行了座谈。座谈中,扎西次仁代表学校党委、学校及全体师生对以中国人民大学为组长单位的各援助高校长期以来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介绍了西藏民大改革发展的基本情况,就学校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五部委《关于推进西藏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进一步深化对口支援工作的设想和思路同刘伟等援助高校领导深入交换了意见。刘伟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将按照中央战略部署和国家部委要求,进一步发挥好组长单位作用,同各援助高校一道全面深化对口支援工作,一如既往地支持西藏民大发展。 会上,扎西次仁校长致辞。他谈到,长期以来,以中国人民大学为组长单位的对口支援兄弟高校讲政治、顾大局,扎实落实对口支援协议,为西藏民大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和强大助推。“十三五”将是西藏民大补齐教育短板,缩短同内地教育发展差距,加速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机遇期。学校希望对口支援兄弟高校深化对口支援工作,将援助高校的资源和优势形成推进西藏民大改革发展的深层动力。他就深化对口支援工作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巩固成果,重点发力。 各援助高校将对口支援重心放在西藏民大学科建设上,在理、工、医、管等西藏亟需学科专业建设和取得博士学位授权上,在合作产出高质量的教学科研成果上,在培养造就教学科研团队领军人才上重点发力。 二是聚焦优势,精准支援。 找准援助工作着力点,充分发挥援助高校各自优势,在推动西藏民大相关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干部挂职、教师选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三是合作共赢、互惠互利 。希望各兄弟高校依托西藏民大的特色资源和地域优势,推动双方在科研合作、造就高端人才等领域拓展合作空间。西藏民大将积极为兄弟高校师生赴藏、赴陕开展教学科研等工作提供支持。 池万兴副校长以对口支援工作“四个显著提升”为主线,回顾总结了团队对口支援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分析了对口支援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会议第二阶段,与会代表分两个小组对《方案》进行了讨论,重点针对《方案》中关于深化对口支援工作的若干具体措施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意见,形成了高度共识。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方案》符合中央治边稳藏战略和国家部委关于加强对口支援工作的部署要求,契合西藏民大“调整结构、转型发展”战略和“双一流”创建需要,充分考虑了援助高校和受援高校实际,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得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各援助高校与会代表一致表示,推进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影响深远。各高校将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创新思路和方法,加大支持力度,帮助西藏民大在学科师资队伍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服务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等方面实现显著提升。 会议最后,张建明作总结发言。他谈到,几年来,各支援高校按照对口支援框架协议的整体设计,协同工作、互通有无、统筹管理,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对口支援西藏民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他就进一步深化对口支援工作提出了四点倡议:一是各援助高校制定本校“十三五”期间的对口支援工作规划,把对口支援工作纳入本校“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新一轮对口支援的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重要措施。二是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加快工作进度。各支援高校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结合西藏民大的实际情况,找准着力点,尽快推动各项工作尤其是新增博士点、硕士点的建设工作。三是进一步帮助西藏民大增强服务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帮助培育“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四是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搭建西藏民大与各对口支援高校之间科研合作、学生交流、资源共享等多个平台,充分调动本校相关学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建名师领衔的教学科研团队,在西藏民大建成一批精品课程,高水平教学、科研实验室和特色学科平台。 会后,学校领导和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将在近日陆续回访六所援助高校,与援助高校商谈落实2016年度援助工作计划等相关事宜。 (文:郝世亮/图:李璨/编辑: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