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不孤 国门有我——西藏震区孤岛吉隆口岸灾后七日纪实

03.05.2015  13:27

  新华社西藏吉隆5月2日电题:“孤岛”不孤 国门有我——西藏震区孤岛吉隆口岸灾后7日纪实

  新华社记者张晓华、张旭东、刘铮、张京品

驻守吉隆口岸的部分边防官兵在国门前合影(4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这里是西藏地震灾区最后一个“孤岛”,山崩地裂中奋力自救赢得时间,尽管还有10余公里路在抢修,但“空中铁骑”已成功撤离所有被困群众。

  这里是中尼边境古老而又新兴的边贸口岸,21名边防勇士冒着随时可能被山体滑坡掩埋的危险,留下来守护国门。

  “4·25”特大地震发生7日来,吉隆口岸的生死大救援和英勇留守,实现了“零死亡”,保护了群众的生命安全,坚守着让吉隆更兴隆的希望。

   孤岛不孤:国门口岸空中大救援

  5月2日,距“4·25”地震发生已整整7天,地震时的惊心动魄让很多人仍心有余悸。早上7点多,在吉隆镇安置点的驻热索村工作队成员德吉卓嘎一下惊醒,她又梦见了地震当时的场景:大地震颤,山体崩塌,尘土笼罩着一切,大家夺门而出……

  吉隆口岸所在的热索村,距离尼泊尔震中仅130公里。地震发生时,落石如下饺子般,轰隆隆地从东、西、北三面飞落下来。此后余震、雨水不断,山体面临垮塌风险。吉隆口岸通往吉隆镇的公路塌方20多处,最大一处塌方量达250万立方米。在樟木镇4月28日下午打通公路后,吉隆口岸成为西藏地震灾区唯一的孤岛,162名群众和工作人员受困其中,口岸对岸的尼泊尔境内还有254名被困中方水电施工人员。

  食物药品运不进,被困人员出不来,十万火急!吉隆边检站的边防官兵一边迅速组织开展救援,安置受灾群众,一边用卫星电话与外界联系,请求外部救援力量的支持。

  武警交通抢修部队在紧急行动——

  2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40多台大中型设备日夜施工抢修公路。但由于塌方体还在移动,巨石随时可能滚落,加上作业面狭窄无法大量使用人员和机械,最早也得到5月中旬才能打通。

  路上不通,就从天而降——

  4月27日傍晚,当成都军区某陆航旅第一架直升机飞抵吉隆口岸上空时,地面被困群众挥舞着帽子和衣服大喊:“我们有救了!”直升机放下食品和药品后,立即将包括重伤员、孕妇、小孩在内的22名被困群众转移到了吉隆镇。已怀孕近8个月的白玛说:“之前特别紧张害怕,肚子疼得厉害,听说直升机要来,就慢慢好起来了。

  29日下午4点11分,三架直升机刚结束上午跨境飞行解救尼泊尔境内中方水电施工人员任务后,又降落在吉隆口岸,开始集中转移热索村全部村民,以及部分边防官兵。

  “下午高原空气对流强,平时训练时禁止飞行。但救灾就不一样了,一心想着赶紧把人运走。眼看天黑了,来不及了,拼了!”陆航飞行员燕鹏告诉记者。

  参加过汶川地震以来一系列抗震救灾的燕鹏说,一天飞38个架次、转移341人,是从未有过的密度和强度。“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才能干得这样痛快淋漓!

  4月27日到29日,3架直升机紧急执行吉隆口岸方向救灾飞行任务46架次,营救出热索村100多名被困群众、37名武警边防官兵,以及被困尼泊尔境内、临近吉隆口岸的254名中国水电施工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