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 寻找新的文化传播路径

21.08.2014  12:05

  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对于文化传播将带来怎样的改变?

  来看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当你在一天内的两个不同时间段走进同一家快餐店,你会发现,店家提供的菜单并不相同。这并不是商家的促销手段,而是餐厅的电脑在实时根据视频分析等候队列的长度,然后自动变化电子菜单显示的内容。如果队列较长,则显示快速供给的食物,如果队列较短,则显示那些利润较高但准备时间相对长的食品。

  第二个例子,是记者几天前在慧科教育参观时看到,公司的科技人员正在基于大数据做慕课的课程开发和优化,一门课程已经被5万人在线观看,而这5万人中,有3.8万人在课程播放的第十八分钟暂停视频,并向回拖动进度条,基于这份数据,课程开发人员发现,该门课程第十八分钟所讲授的知识点是难点,需要配合开发出辅助讲义并推送给学员,以帮助学员提升学习效率。

  这就是大数据。

  大数据时代,可以充分利用海量的数据,对受众的个人喜好进行分析。而在这样一个科技改变带来的新时代中,中国文化的传播路径也随之改变,不再单纯地强调传播开去,而是强调在传播的过程中,更接近每一个独立的受众个体,换言之,是满足个体差异化需求的“精确传播”。

  这是日前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文化走出去:中国当代文化价值凝聚与国际传播路径国际论坛”上,专家和学者们的一致观点。

   大数据时代,改变传统文化传播方式

  大数据的应用,我们并不陌生。或者说,当前,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数据,被时刻分析和利用着。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某购物网站上购物之后,就会经常收到与所购物品相关的信息的推送,这就是网站根据我们的购物痕迹,了解了我们的个人需求和喜好,进行分析之后做出的从被动向主动的营销策略的调整。

  文化传播也是如此。在“文化走出去:中国当代文化价值凝聚与国际传播路径国际论坛”上,奇虎360公司首席商务官刘允介绍,“如果用户加注了贝克汉姆的网页,这个系统就会知道用户对贝克汉姆的敏感性,对足球的敏感性。此后,用户在搜索其他内容的时候,会被提供很多与贝克汉姆相关的内容,这就是系统在后面标记了用户对贝克汉姆的敏感度,而这个数据是非常有震撼力的。这就意味着用户的个人特点与需求是完全可以被重新定位的,系统可以主动地、精准地,甚至强迫性地关照到每一个用户个体,而且,还会根据在互联网中该用户与其他群体的关联度,了解到用户在某一个圈子中与其他人的关系,并运用数据关系和分析方法,来重新界定新的文化传播方式。

  这就是大数据时代文化传播路径与方式的改变。

  使用google等搜索引擎,一方面快捷地享受到信息广泛和瞬间的汇总,一方面,海量的个人IP地址以及搜索关键词、搜索习惯所有痕迹均已被记录在案。大数据提醒我们,“社会控制”在信息时代的价值内涵,已经不再是虚拟的,而是通过采集和分析每个主体的个人信息,实现最优化的、不同层面的利益最大化,以及传播的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