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意想不到的高原动物世界

13.07.2015  08:45

   中国西藏网 讯 目前,西藏自治区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显示,目前至少发现了两个新物种和二十几个珍稀动物物种。这意味着过去记载的西藏有795种脊椎动物的数据资料被刷新,总量超过了800种。

  “通过本次调查,相继发现了喜山原矛头蝮蛇、察隅湍蛙等新物种;证实了国家和西藏自治区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马来熊在西藏等纪录;纪录了戴帽叶猴、费氏麂、靴隼雕、猛隼、凤头鹰、棕翅鵟鹰、白领凤鹛、黑颈??、白鹭、白胸翡翠、坎氏晨蛇、缅甸棘蛙、墨脱拟髭蟾、锯尾蜥虎等西藏地区新分布的珍稀动物物种”。7月11日,在西藏自治区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中期质量评估会上记者获悉到上述信息。


棕头鸥 拍摄地浪卡子。摄影:刘务林


戴胜 拍摄地革。摄影:李志国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的规定,每隔10年要开展一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而第一次调查距今已经10年有余。国家林业局决定自2009年起,利用5年的时间,开展第二次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2013年5月西藏启动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涉及调查物种157种,预计2016年完成。

  此次调查,根据国家要求和西藏自治区对陆生野生动物对保护、管理、利用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更新、充实西藏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等基础信息,摸清各物种等数量、分布、动态及栖息地状况;评估西藏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和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工程建设成效,把握陆生野生动物驯养、利用与贸易状况;认清影响和威胁陆生野生动物生存发展的客观因素,以及陆生野生动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冲突等。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陆生野生动物资源提供可靠等决策依据,促使西藏陆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和管理迈上新台阶。

  该工作已开展3年,参与调查的单位包括西藏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及华南濒危动物所4家,参与调查专业技术人员100余人。

  截止目前,该项工作进展顺利,喜马拉雅南翼地地理单元已全部完成;12个地理单元已完成全部外业调查工作;剩余6个地理单元外业调查工作正在进行调查补充之中。


藏原羚 拍摄地山。摄影:郭亮


滇金丝猴 拍摄地芒。摄影:舒服

  通过样线、样方、样点调查方法或红外相机野外监测,常规调查物种157种除个别物种野外未发现外,其他物种目前基本都有纪录。

  西藏自治区是我国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地区之一,已知脊椎动物795种,占我国种数的12%以上。孟加拉虎、藏羚羊、野牦牛等许多物种为西藏或青藏高原所特有。

  此次调查中,中南院负责调查的地理单元数量占全区地理单元总数量的73.7%,负责调查范围总面积达79.6万平方公里,约占西藏国土总面积的62.2%。调查队员深入到很多人迹罕至的荒漠、原始森林,甚至是无人区,足迹遍布了西藏60多个县(市)。初步调查结果表明,西藏陆生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中南院调查队员先后多次拍摄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雪豹、金钱豹、金色野牦牛、藏羚羊、金雕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清晰影响。

  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在喜马拉雅南翼地理单元和羌塘北部山区地理单元调查中发现,将 珠峰 保护区物种记录由340多种提升到500多种,并发现鸟类国家新记录1种、蛇类新种1种,对一些珍稀物种开展了专项调查,查清了它们的分布地估摸了种群数量。


藏狐 拍摄地那。摄影:郭克疾

  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在调查中发现多个新物种和新记录物种;拍摄到众多珍稀物种的影响资料如中华鬣羚、赤斑羚、喜马拉雅斑羚、豺、小熊猫、灰林號、察隅棘蛙等,真实地反映了相关物种野外的生存状态,获得了第一手的行为生态学信息。

(责编:胡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