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文库整理出版优秀藏文典籍

20.06.2017  11:02
摘要

公元6世纪,五明学随着印度文化传播到藏区,与藏族本土文化快速交汇融合,逐渐发展形成了具有藏族特色的,蕴含修辞学、辞藻学、韵律学、戏剧学、历算学等五明文化,出版五明系列丛书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才让多吉(左)和唐卡噶玛噶孜画派第十代代表性传承人嘎玛德勒大师(中)合影。

在我国,藏文典籍的数量仅次于汉文典籍,仅现仅存于藏区的各类藏文典籍就达一百多万余册。从公元7世纪吞弥•桑布扎创制藏文字开始,以藏文记载藏族历史文化的典籍历经千余年而未中断,且以数量丰硕、内容深厚、涵盖广博而位列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之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文化遗产。

由于年代久远、流通困难、保存分散等原因,许多古老的藏文典籍,尤其是以梵夹本形式保存下来的珍本、孤本,一本难求,且随时面临着损毁、绝迹的情况。“有规划、科学地对藏文古籍经典进行抢救、整理、出版,是对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以及对藏民族精神信仰的有机延续”,喜马拉雅文库的创建人才让多吉说。

△喜马拉雅文库有几十名文字编辑人员。

2012年,才让多吉创建喜马拉雅文库及同名官方网站,并立即着手广泛搜集藏文典籍。他搜集整理的方式有三种:一是通过接受捐赠和影印拍照的方式搜集、整理散布在藏区民间及各大寺院有价值的文献;二是以影印拍照及其他合理方式搜集、整理国内各类研究机构、民间藏家收藏的藏文文献;三是通过合法渠道,搜集回购流失在海外藏家和研究机构的藏文文献。

△文库藏书众多,分类细致。

喜马拉雅文库出版的第一套丛书是《伯东班钦全集》。近代,在世界范围内曾有七次出版该书的计划,但均因工程巨大、内容浩繁、母本残缺、隐文晦涩等而未果。“我们编纂依据的蓝本,一是1967年流失海外,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部手写本;二是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梵夹装影印本”,才让多吉介绍。经过三年的整理、校勘,又经过王尧、土登尼玛、多识仁波切等十一位藏学专家的审读,《伯东班钦全集》于2014年10月正式出版,共95册,总字数逾4千万字。

△文库收藏的长条经书。

文库计划今年年底出版第二部丛书《五明学百本精粹》,目前已进入到专家审读阶段。

公元6世纪,五明学随着印度文化传播到藏区,与藏族本土文化快速交汇融合,逐渐发展形成了具有藏族特色的,蕴含修辞学、辞藻学、韵律学、戏剧学、历算学等五明文化,出版五明系列丛书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预计全套丛书250册,是继藏文《大藏经》后体量最大的藏文丛书项目。“我们所整理、出版的图书均不作销售,仅赠送给符合受赠条件的藏学研究机构、学校、档案馆、图书馆和寺院等”,才让多吉强调道。

△喜马拉雅文库数据处理服务器。

在国家民委今年三月底发布的文件上,喜马拉雅文库申请的四川省《藏族古籍经典系列丛书》被列入 “十三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重点项目出版规划。“按照国家有关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我们致力于藏文古籍的抢救保护、编辑整理和弘扬发展,并努力打造藏文数字文库的网络共享平台,希望更多人能了解和热爱藏文化”,才让多吉说。(图、文/易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