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天覆地五十年 西藏通信铸辉煌——记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通信事业发展成就

09.09.2015  10:48

翻天覆地五十年 西藏通信铸辉煌

——记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通信事业发展成就

自治区通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青其

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成立,翻开了西藏历史发展的新篇章。5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西藏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自治区的坚强领导下,西藏通信业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个适应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通信网络逐步形成,通信业务市场进一步开放并逐步繁荣,通信业务日趋多样化、综合化,全区通信业实力不断壮大。50年的曲折历程和改革发展,市内电话、电报通信、卫星通信、光缆通信、移动通信、农牧区通信等建设成效显著,固话网、移动G网、移动C网、卫星通信网、无线好易通网、3G网络等传输网络相继建成;电话、手机终端应有尽有,它的功能也涵盖上网、听音乐、看电视和无线接听等。通信业在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局势稳定,为西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在西藏通信战线工作了43年,从当时的县邮电局到地市、自治区电信公司,再到通信管理局,见证了西藏通信业的历史巨变,西藏通信事业的长足发展,植根于西藏和平解放、自治区成立乃至改革开放以来西藏蓬勃发展的大环境,得益于监管部门对行业发展方向的准确引导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受益于援藏单位的鼎力支持和援藏干部的无私奉献,更有赖于西藏通信用户的支持和信任,依靠于一代代西藏通信业从业者的持续创新与不懈努力。

从一穷二白到大跨越

自治区成立初期,西藏通信网络一穷二白、落后不堪,此后管理体制也几经变换。但是,在电信人的艰苦奋斗下,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大发展、大跨越。

成立初期的曲折发展。 1969年12月,西藏邮电管理局自上而下被划分为邮政、电信两个部分,分别建立了从自治区到地、市、县的各级邮政局与电信局。1973年8月,根据中央和国务院指示,西藏自治区邮政局和西藏自治区电信局合并,恢复西藏自治区邮电管理局,为厅局级管理机构编制。各地、市、县邮政局与电信局也同时进行合并,恢复地、市、县邮电局建制。1979年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西藏邮电体制进行了改革,将原来的以地方领导为主,改为以邮电部领导为主,实行垂直管理的新体制,变为中央的直属企业。

改革开放前,西藏电信业面貌与自治区成立时比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报、电话等都已相继兴办。但是电信的基础差,服务面窄,许多地方缺少基本的通信手段,长途通信仍然以电报为主,市内电话水平很低,普及率不到2‰,有63%的县不通市内电话,而且设备落后,多数地区都是磁石式摇把子电话。

改革开放后的加快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别是进入“八五”以来,全区通信业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充分利用国家优先发展通信的政策,实施高起点、高技术、高质量的发展战略,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快通信建设发展步伐。“八五”期间,西藏通信基本建设投资年均增长达到39.9%,一批具有现代通信水平的建设项目相继投产,几年间,全区通信网络便完成了由人工向自动、由模拟向数字的过渡,实现了历史性大跨越。

八五”末,全区通信紧张的矛盾得到初步缓解。“九五”期间,全区通信事业继续快速发展。1996年至1997年,西藏通信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亿余元,是“八五”时期总投资的1.34倍。西藏通信业在大建设、大发展、大跨越中阔步向前。

新世纪的创新发展。 1999年以来,几乎与全国同步,自治区的通信行业发生了质的变化,电信一家独霸的行业垄断局面被打破。经过多次电信体制改革重组,西藏通信行业实现了邮电分营、政企分开、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由此,西藏通信业进入了最具活力、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

经过10多年的探索和尝试,西藏通信业逐渐走出了一条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前进,在前进中创新的路子。目前,全区已有中国电信集团西藏自治区电信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西藏自治区移动通信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西藏自治区分公司3家具有全业务经营能力的通信运营企业。

同时,为了适应通信市场发展需要,2001年4月10日,西藏自治区通信管理局成立,承担起了监管全区通信行业发展的职责,推进全区通信行业不断向规范经营、有序竞争发展。新的管理体制和竞争机制的建立,极大地激发了通信市场活力,行业发展又实现了新一轮飞跃。

近几年的跨越发展。 经过50年的建设发展,西藏全区市内电话、电报通信、卫星通信、光缆通信、移动通信、农牧区通信等建设成效显著,建成了固话网、移动G网、移动C网、卫星通信网、无线好易通网等传输网络,业务种类繁多,电话、手机终端有千万种面孔,它的功能也涵盖上网、听音乐、看电视和无线接听等。

尤其是近几年,西藏通信事业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在资金、技术、人才等诸多方面给予西藏通信事业强大的发展动力,西藏通信业的发展更是实现了大跨越。村村通电话、乡乡通宽带、县县通光缆等一系列成就的完成造福着全区人民。2014年,全区所有行政村实现了移动通信盲区全覆盖,让西藏人民享受到了通信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通信发展绘就西藏美好画卷

通信发展惠及民生。 国家发展电信,电信服务人民。50年来,西藏通信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践行服务宗旨,提高通信普及水平,改善电信服务质量,现代通信手段在人们生产、生活和学习中广为应用。2004年,西藏全面实现“乡乡通电话”、2007年实现“乡乡通传真”;2010年大力实施“村村通电话”工程,随着全区最后一个行政村——尼玛县央龙曲帕村开通电话,标志西藏提前五年实现所有行政村通电话;2009年9月21日,林芝地区八一镇至墨脱县24芯光缆正式开通,标志着我国全面实现县县通光缆目标;2011年实现“乡乡通宽带”。这一切都是通信行业落实“十一五”规划,扎实推进村村通电话工程和乡乡通光缆工程所取得的重要成果。2014年,作为西藏全面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民生工程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加快消除移动通信盲区工程成为全区通信行业的奋斗目标;在各电信运营企业的顽强努力下,圆满完成了639个行政村的移动通信盲区覆盖工作。

通信发展保障稳定。 西藏通信业在抗击各种自然灾害、服务各种重大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积极贡献。从1997年抗击特大雪灾、2003年抗击“非典”到2008年助力奥运火炬登顶珠峰,到2010年昌都解放60周年、墨脱公路嘎隆拉隧道全线贯通,再到2014年昌都地震、首届藏博会,又到2015年“4·25”地震抗震救灾,西藏通信业全网协作、通力配合,提供了优质高效、安全可靠的通信保障,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赞誉。目前,西藏已经形成了各地市、边防县、重要边境乡镇应急通信设备相对齐全,覆盖全区的区、地、县三级应急通信保障体系;配备了先进的应急通信保障设备,静中通、动中通等一系列保障设备在历次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了智能应急通信保障指挥平台,应急通信保障的时空性得到进一步提高,组网能力进一步加强。

通信发展促进和谐。 一直以来,通信业开展了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电信市场整治活动,促进了电信行业服务水平的提高和电信市场秩序的改善,保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净化了电信市场的消费环境。作为互联网行业的主管部门,从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抓住重点、认真治理,积极开展打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低俗信息、垃圾短信及违法信息的专项行动,净化了网络环境,推动了网络产业的健康发展。在没有先例、没有借鉴、没有参照的情况下,西藏通信行业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电话真实身份登记工作,实现了新装电话用户、存量电话用户、出账电话用户真实身份登记全覆盖,并建立了电话用户真实身份登记的长效机制,为其他省市开展工作提供了经验。在网络安全管理方面,西藏通信行业强化责任意识,树立起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强化机制建设、落实组织领导、完善责任追究、加大资金投入建设等多方面入手,建立了健全的网络信息安全制度和预案,增强了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能力、应对能力、打击能力。

踏步前行再书广阔未来

半个世纪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西藏通信行业在全区建成一个“普遍服务、人人受益”的信息通信网络,基本实现生活在西藏的居民都能够享受基本电话服务,城镇地区实现“户户多媒体,服务移动化”,农牧区实现“村村能够获得宽带信息通信服务”的目标。西藏通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为提升全区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50年来,西藏经济社会的每一步发展,通信事业在其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起点。辉煌成就记录了昨天的荣耀,广阔未来更昭示着明天的美好。

50年来的成就为西藏通信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伴随着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契机,乘着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东风,西藏通信业将进一步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通信网络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互联网普及率,加快4G业务应用和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农牧区通信建设,保障电信普遍服务;进一步为满足社会稳定、防抗灾害、重大活动提供应急通信保障需要;不断提高边防整体通信能力和水平,为国防建设和国家领土安全服好务,在通信业发展征途中踏步前行,书写更加广阔的未来。

我们坚信,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正确领导下,在通信行业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西藏通信业将勇敢地担负起“为推进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通信保障”的神圣使命,在建设更加富裕和谐幸福法治文明美丽的社会主义新西藏的伟大征程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转自中国信息产业网http://www.cnii.com.cn/hygl/2015-09/08/content_16251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