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才是中国东盟关系主流

16.09.2014  12:59

  只要带着基本的客观态度近距离看一看中国东盟合作现状,就不难发现究竟什么是双边关系的主流,什么是双方民众对双边关系的主要期待

  今年7月份,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表明,“中国的邻居”普遍认为,中国的高速增长让整个地区发展受益,其中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更是有超过2/3的受访民众在被问及对中国的整体印象时打出了高分。

  这样一份民调结果显然与部分西方媒体一段时间以来对中国东盟关系的描绘有所出入。在后者的报道中,中国东盟关系似乎时时处处以紧张、对抗为关键词,甚至时刻有滑向冲突的可能。

  究竟哪一幅图景更能代表双方关系的主流,与双方民众对中国东盟关系的期待更为接近?回答这个问题,仅仅从头脑中关于大国崛起的陈旧定式出发是毫无助益的。那种直接将原产于西方的门罗主义复制到今日中国的做法,既不公平,也违背事情真相。相反,若是带着基本的客观态度近距离看一看中国东盟合作现状,观察者的视野则会变得开阔清晰一些。

  第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将于9月16日至19日在广西南宁举行。这场中国同东南亚各国经贸合作的年度大戏,能为人们审视中国同东盟关系的现状以及下一步走向带来弥足珍贵的“现场感”。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发展就像是中国东盟合作事业一步一个台阶向前迈进的缩影。2004年,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品交易总额达10.84亿美元,而到了2012年第九届博览会,商品贸易总额已经跃升到了18.78亿美元。在多次参加博览会的泰国客商鲍尔维克拉看来,每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都折射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新政策带来的利好因素。通过参加博览会,他也深刻感受到了双边经贸合作越来越紧密、自贸区建设进程加速的整体趋势。据媒体报道,本届博览会报名的中外采购团组已超过80个,同比增长15%,来自东盟各国的采购商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本次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将围绕“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主题开展各项经贸活动。来自东盟和中国的各界人士汇聚一堂,为复兴海上丝路而共谋大计,各方利益将因合作而有所增进,彼此心理距离将因交流而拉近,而这一切又将转而成为决定中国东盟关系走向的最重要因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新加坡学者郑永年强调,丝绸之路既具有物质的一面,也具有精神的一面,贸易不仅是物质上的交易,而且是文化上的互动和交流。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中国和东盟的前途命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要双方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就一定能真切感触到合作天地之广、共进征程之宽。毕竟,共同发展是共同利益所在,合作共赢是人心所向。

  原标题:合作才是中国东盟关系主流

(责编:范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