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向世界解读一个真实的西藏

19.09.2017  20:04

  中国西藏网讯  一份发行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辐射西藏及四省藏区、发行覆盖到西藏地市、县、乡、村及农家书屋和寺庙书屋,一份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向全世界、全国及四省藏区介绍中央对藏方针政策、详实报道西藏和其他藏区社会突飞猛进的进步发展、民生改善、人民生活进步、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保护,以及展示西藏历史与现代文化的繁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谐进步的刊物,它就是《中国西藏》。

  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中国西藏》杂志社近日在拉萨召开了2017年通讯员座谈会,总结了西藏及四省藏区砥砺奋进五年来的建设成果,征求和听取西藏社会各界在宣传、出版、文艺、摄影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及作者、读者对杂志办刊的意见和建议。座谈会由西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达穷主持。

  近30年持续不断宣传西藏和四省藏区砥砺奋进

  △座谈会现场  摄影:李元梅

  △座谈会现场 摄影:李元梅

  会上,中国西藏杂志社总编王艳平总结和介绍了杂志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以及所做出的成绩。她说,近30年来,《中国西藏》杂志持续不断宣传西藏和四省藏区砥砺奋进,她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西藏及四省藏区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离不开各位参会专家学者的鼎力支持,离不开广大的通讯员队伍的勤奋不辍。王艳平说,杂志社一向高度重视通讯员队伍建设,在五省藏区无论是作者、通讯员朋友,既是杂志栏目策划者和组约稿的热心参与者,也是关心杂志的忠实读者,我们希望今后在社会的发展大潮中,我们的作者及通讯员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中国西藏》杂志的工作。

  王艳平表示,2015年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藏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西藏和四省藏区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要大力推动西藏和四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突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扎实解决导致贫困发生的关键问题,加快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由于西藏和其他藏族地区有着特殊的民族、宗教、文化特色,涉藏宣传工作不管对内还是对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任务也很艰巨。改革开放,尤其是十八大以来,西藏及其他四省藏区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自然生态各方面取得了可喜的变化,把这些变化展示出来、宣传出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新时期杂志的办刊核心和立足点。

  《中国西藏》杂志藏文版和英文版以中文版为母版,下一步要加强藏文和英文原创稿。藏文版要利用互联网多元化的手段、技术,取长补短,加强融媒体思维,相互衬托、相互支持,为作者、通讯员搭建国际话语权更高更好实践路径的高平台,更加有效利用助推网络新媒体的传播力,使传统传播方式更加适应新时代新媒体的创新理念。基于网络、信息、通信技术的新媒体,创新传统传播形式,努力对外讲好中国故事、藏区故事,有效提升西藏及四省藏区对外宣传的传播力。王艳平说,明年《中国西藏》杂志英文版在栏目议题设置策划上将助推五省藏区“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系列故事,聚焦“一带一路”互联网+。特别是增加农业科技、加强高原生态环保理念、精准扶贫、藏区旅游、民俗文化保护的知识性文章,精准、权威、及时、有效的重大信息等。

  △王艳平发言  摄影:李元梅

  王艳平强调,党的十九大将于10月18日在北京召开,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召开党的十九大,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级党委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扎扎实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环境。

  落实到《中国西藏》杂志社,一方面是牢牢聚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彰显责任担当,营造舆论氛围,打牢思想基础;另一方面充分结合涉藏宣传工作的实际,继续旗帜鲜明的与境外分裂势力集团作斗争,占领涉藏宣传在国际上的舆论阵地,向世界介绍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生态健康环保、人民安居乐业的真实的西藏。

  以大会召开为契机,动员杂志社全体员工要把十九大前后的重要时期当成考验政治素养、锤炼工作作风、提升工作能力的机会,多出好文章、好视频、好的新媒体产品,多发掘有潜力的作者,多做精品系列文章,调动单位方方面面的资源,特别是西藏和其他四省藏区的力量,形成涉藏宣传合力,以昂扬的姿态和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

  王艳平说,《中国西藏》杂志在现有中文版年发行量18万册,英文版年发行量3.6万册,藏文年发行量13.8万册,航空版本(专供进藏飞机和火车、中文英文合刊)年发行量6万册,并在西藏自治区实现了所有地市、县、乡、村,以及农家书屋和寺庙书屋全覆盖基础上,再接再厉创新加大传播发行力度,利用互联网+等多元化传播手段,将《中国西藏》杂志及时送达广大读者的手中。

  最后,王艳平介绍说,根据中央部署,去年底,中国西藏网与中国西藏杂志合并,打造刊网合一融媒体,希望包括在座诸位在内的多年来持续关注和支持我们的专家、学者、作者、通讯员、读者等,继续组稿撰稿,充分利用《中国西藏》杂志和中国西藏网,报道西藏和四省藏区最新资讯,讲述最鲜活的中国西藏和四省藏区故事。

  专家学者、作者读者建言献策

  参与座谈会的专家学者、作者读者通讯员们纷纷发表感言,为杂志社今后的工作建言献策。

  △沈开运发言 摄影:李元梅

  藏学家、西藏自治区文联原党组书记沈开运在发言中指出,《中国西藏》杂志是一本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刊物。他谈到,在西藏那曲地区双湖县考察调研时,发现每一个驻村点都能看到《中国西藏》杂志,他感到非常惊讶。因为,如此偏远的地区,过去一个月才能收到一次报纸,而《中国西藏》杂志已经覆盖到了每一个驻村点,非常不容易。在当今杂志圈里,他感觉《中国西藏》是一本水平很高的杂志,定位非常好,尤其是对外宣传西藏的发展变化。他曾经作为藏学家代表团成员出访其他国家时,会带一些《中国西藏》赠送友人,不料在当地就有这本刊物,一些外国友人还会向他问起杂志上报道的人和事,是不是真的?有没有变化?有没有照片?甚至要求他回国后持续反馈……

  沈开运说,他在《中国西藏》杂志上看到了平措扎西发表的一篇关于香巴噶举的稿件,文章中讲到,雄雄寺在1909年时只有5个僧人,当时破落衰败得很厉害,如今,国家实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文化得以繁荣发展,宗教寺庙也很好地得到了修缮扩建,现在的雄雄寺影响力非常大。“我在西藏待得比较久,全区600多个乡,1787座寺庙,我基本上都去过了,亲眼所见,中央政府对西藏的发展真是不遗余力。我们应该把西藏的发展变化进一步通过《中国西藏》杂志宣传出去,这是一个很好的窗口。当今是一个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大量的碎片化信息很不严谨,可信度不高,我觉得有时候还不如就集中地从几本书、几个刊物里获取一些真实的信息,《中国西藏》杂志刚好起到了这么一个作用。”

  沈开运说,现在,《中国西藏》杂志把西藏很多的传统文化、宗教寺庙等介绍得很好,读起来兴趣盎然。同时,他建议,费孝通讲过“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回顾中国这么多年的民族政策和文化传播,他觉得对“多元”讲得很多,把“一体”讲得很好,而对各民族共有的、最核心的、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儒家文化讲得还不够。中央六次会议指出,西藏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特色文化保护地,这一点要继续大讲特讲。同时,还应该多讲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一体。因为,达赖集团一直在企图制造文化上的隔离,目的就是为了政治上的分裂。西藏文化与中原文化有一定的区别,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西藏的藏历、藏医药、建筑样式等,都与中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都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因此,他希望,《中国西藏》杂志能更多地讲一讲文化的一体性,这是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多年从未中断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吴雨初发言 摄影:李元梅

  作为长期的中国西藏网、《中国西藏杂志》撰稿人及忠实读者,西藏牦牛博物馆馆长吴雨初说,他没有看电视、网络新闻的习惯,唯一坚持每天都看的就是中国西藏网,仅这一个网站,就可以让他了解藏区乃至全国每天的重大新闻。其中,中国西藏网在第一时间发布了“习近平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的贺信”的消息和解读,展现出的新闻敏感性和时效性,令他记忆深刻。

  △次多发言 摄影:李元梅

  西藏著名藏族作家次多先生提出,希望《中国西藏》杂志藏文版加大原创力度,将藏区发生的深刻变化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献给广大农牧区读者。

  △旺堆次仁发言 摄影:李元梅

  旺堆次仁介绍了近年来《中国西藏》杂志在西藏覆盖农家书屋和寺庙书屋的发行情况,以翔实的数据和生动的事例,讲述了《中国西藏》杂志受到广大农牧民群众和寺院僧人的欢迎及喜爱。

  与会的专家、作者、通讯员、读者们表示,《中国西藏》杂志是涉藏新闻的主阵地,是藏区新闻及信息在国际传播方面的重要渠道。把西藏和藏区时政类新闻和文化类新闻结合得很好,做得很扎实。作为作者、通讯员,我们将建立长期合作共享的机制,使更多好的素材、深度的文章通过《中国西藏》杂志和中国西藏网,有效地传播到世界各地。(中国西藏网 文、图/王淑 李元梅)

  △座谈会现场 摄影:李元梅

  △座谈会现场 摄影:李元梅

  △座谈会现场 摄影:李元梅

  △座谈会现场 摄影:李元梅

  △座谈会现场  摄影:李元梅

  △参会人员合影 摄影:李元梅

(责编: 王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