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西藏班改变的人生:从“放羊娃”到“法官”

17.08.2015  21:25

    新华社拉萨8月17日电 题:内地西藏班改变的人生:从“放羊娃”到“法官

    新华社记者 张京品、魏圣曜

    30年前,他还是西藏偏远农村的一个放羊娃,梦想着哪一天能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如今,他不仅摆脱了放羊的命运,还先后担任法律学校教师、法院院长,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法官”。

    他就是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次平,一名从内地西藏班走出的法律专家。

    1974年,次平出生在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扎西岗乡宇拓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一个距离拉萨约300公里的偏远农村。

    “哥哥是聋哑人,弟弟患有小儿麻痹症,9岁时父亲去世,我从小就是随着羊群长大的。”次平说,农闲时,他就到乡办小学读书。在内地读书的朋友给他寄回的书信和照片,激发了他对知识的渴望,梦想着有一天能到内地上学。

    上世纪80年代,根据西藏人才奇缺、教育基础相对薄弱的实际,中国开始在内地举办西藏班(校)。1985年9月,以藏族为主体的首批西藏小学毕业生到内地学习,开启了新的教育模式。

    次平是家里重要的劳力,离开他,意味着家里很多农活就没人做。1987年,次平瞒着家人,参加了内地西藏班的招生考试,以拉孜县第1名的成绩被首次招生的北京西藏中学录取,成为全村100多户人家里第一个到北京读书的孩子。

    那一年夏天,十分干旱。次平和哥哥到离村子很远的地方割草。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姐姐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老远就大声喊着说:“次平——你考上内地西藏班啦!

    直到今天,次平依然对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