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为“无党派人士”画个像

18.06.2015  10:44

  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大大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更好体现这项制度的效能,着力点在发挥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积极作用。

  那么,哪些人是无党派人士?他们发挥了什么作用?且听我们慢慢道来。

   说文解字

  “无党派”,即没有加入任何党派。

  “人士”,即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

  “无党派人士”是个政治称谓,是我国13种政治面貌之一,他们以知识分子为主体,且具有参政议政的愿望和能力。

  是不是还不过瘾?我们一起来回顾下无党派人士的历史吧。

   历史进程

  无党派人士与党派是相伴而生的,在我国20世纪初,出现政党后,也就出现了无党派人士,那时无党派的知名人士称“社会贤达”。

  1948年5月5日,郭沫若等无党派知名人士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为了与旧政协中“社会贤达”相区别,使用了“无党派民主人士”。

  1949年筹备新政协时,专门设置了“无党派民主人士”这一界别。

  2000年后,中央下发文件,规范了称谓,正式使用“无党派人士”,随后人民政协也更改称“无党派人士”界别。

   优良传统

  解放前,很多无党派人士凭着自己的社会威望,影响和带领着一批民主人士投身民主运动,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无党派人士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积极投身到巩固国家政权、加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来。

  改革开放以来,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无党派人士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为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一批又一批无党派人士薪火相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奋斗着。他们珍视并代代传承着优良传统:

  爱国报国、追求进步、敬业为民、

  淡泊名利、团结合作、自我砥砺!

  在一百多年的无党派人士历史中,可是涌现出一大批著名人士,说几个你就恍然了!

  李鼎铭、马寅初、张奚若、郭沫若、巴金、程思远、阿沛·阿旺晋美、袁隆平……

  是不是每个人都大名鼎鼎呢?

  还记得习大大深情撰写的《忆大山》吧?里面的主人公贾大山也是无党派人士中的一员。

   定位作用

  搞清楚了无党派人士的定义和历史,再来了解下他们的定位和职能吧!

   无党派人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本职能与民主党派相同,主要体现为: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

  下面,给你讲几个小故事,你就会印象更深刻的!

   营改增”出台记

  2010年5月,中央统战部组织全国无党派人士考察团赴上海市,围绕“现代服务业发展”考察调研。考察团实地考察了13家不同类型的企业,就金融服务、创意产业等行业的发展情况召开了6场专题座谈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建议上海先期开展“营改增”试点,并于2010年6月向中共中央报送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同年7月,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无党派人士当面向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建议推进增值税改革。此后,无党派人士持续关注此项改革。2012年11月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无党派人士建议“加快推进完善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工作”。有效推动了财税体制改革,促进了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

   PM2.5防治早聚焦

  2012年5月,第10次全国无党派人士考察活动在北京启动,考察目标直指防治PM2.5的对策研究。以全国人大常委、清华大学副校长袁驷为团长的考察团,与北京市经信委、交通委、市政市容委等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广泛座谈,实地考察首钢集团、北京公交集团公司、燃气集团公司等,了解北京市城乡绿化美化、植树造林和生态防护、湿地保护等情况,并结合山西、江苏两地子课题,从环境质量管理尺度转变、统筹协调区域产业布局、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向党中央领导人建言。

  该建议得到温家宝、李克强等领导同志的重视和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对相关建议进行研究。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无党派代表人士又多次对加强节能减排、加大污染治理提出意见建议,对于完善京津冀大气污染协同治理体系、助力美丽中国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助推“千人计划”诞生

  2008年春天,在中央统战部召开留学人员座谈会,就引进高层次留学人才进行座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工学院院长陈十一四位知名学者在沟通商讨的基础上,钱颖一作了主题为“制定特殊方案,引进高层次留学人才”的精彩发言,建议国家对引进高层次留学人才应设定一个特殊方案。该方案既要有全球竞争意识,尊重市场规律,也要考虑到对中国未来10年、20年的影响。

  这项建议立刻引起与会领导和同志的重视,经整理后报送中央,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要求制定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政策规定,开辟引智工作新局面。

  2008年12月,国家“千人计划”正式启动。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层次最高、影响最大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是中央推出的重大人才战略,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这项举世瞩目政策的制定和出台,也凝聚了钱颖一、施一公等无党派人士的贡献。

   院士团甘南行

  2010年,甘南舟曲刚刚遭受了特大泥石流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生态脆弱、环境破坏正是诸多诱因之一。

  2011年7月,以中国科学院院士甘子钊为团长的党外院士服务团赴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开展服务活动。党外院士们被甘南“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所鼓舞,克服高原缺氧等困难,行程1500余公里,深入白龙江源头、尕海自然保护区、合作市退耕还林现场、碌曲县游牧民定居点等一线调研,共计完成服务项目30余个,撰写《关于加强甘南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建议》提交中央。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出重要批示。

  后经院士团、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持续推动,甘南首次被国家定位为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保障了“中华水塔”的生态安全。

(责编:范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