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那些不可复制的美丽

30.07.2014  13:06

  寨子在半山腰,山上山下的梯田如梦幻般层层铺开,一脉汩汩清泉流过,穿起鼓楼、风雨桥和一座座柏木青瓦吊脚楼,山水之间,是秉承祖先智慧生活的侗家人。这里被称作“梦里才能到达的地方”,这里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堂安侗寨。

  寨子里有个生态博物馆,馆长是个挪威人叫约翰·杰斯特龙,他有句名言:“堂安是人类返璞归真的范例。

  其实这样的范例,在拥有56个民族的中国,并不鲜见。如明珠般镶嵌在大地上的民族村寨,集中体现着各个民族的文化基因,有着不可复制的美丽。

  城镇化浪潮涌动,地方发展冲动,这些村寨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建筑风格和生态环境被破坏,随之而来的生活场景和生活方式变化,导致民族文化传承出现危机。

  自2009年开始,国家民委和财政部联合开展少数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截至2013年底,中央财政已投入9.1亿元资金,600多个少数民族村寨受益于此项政策。借着政策东风,各地也探索出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可行性路径。

  在古朴与现代之间做文章

  期望村寨永远保持原生态,那是旅游者的心态,对于身处其中的人来说,更渴望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但在现代与古朴间,或许有兼而得之的途径。

  古树参天,清泉淙淙,石头砌成的村落掩映在一片绿意中,时时传出甘洌如泉的对歌声。距离贵阳市区仅10余公里,便有如此民族风韵悠长的所在——贵阳市乌当区偏坡布依族乡偏坡村。

  漫步原生态的民族村寨,游客会发现,现代化设施无处不在却又无迹可寻,已与当地风貌风情融为一体。太阳能路灯、沼气池、垃圾箱,更别说水、电、路,人们按原先的节奏生活着,同时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便利。

  设计感是一把双刃剑,过多则破坏风貌,恰到好处则能提升品质。从偏坡村继续向山上行进,路过连绵的荷塘,来到下院村。整个村寨依山而建,沿等高线排列,寨前田畴纵横,塘溪环流,岸柳成行,一片浑然天成;细看则小至广场上的木墩,大到民居布局都透着专业眼光,体现着浓浓的民族风情,却并不显得突兀,有本来就该如此的观感。

  当地乡政府工作人员介绍,两个村的改造都是规划先行,委托省里专业团队制定了一系列规划,并在建设中严格按规划实施,不贪大求洋,力求做精做细。他们追求的目标,可用“三化”来概括:“风格乡村化、材料本土化、底蕴民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