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家谈|从全国两会看我国对少数民族语文的保护

10.03.2017  23:36

中国西藏网讯 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

就在总理作报告的同时,人民大会堂大礼堂三楼的后侧,身着少数民族服装的工作人员正在用本民族语言对大会现场进行同声传译。

现场的少数民族代表面前放着用本民族语言印刷的政府工作报告,边听边看,与总理时时保持同步。

“各位代表!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各族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中华民族大家庭必将更加幸福安康。”总理的声音铿锵有力,代表们掌声雷动。

“两会”上的藏语同声传译。环球时报 郭媛丹摄

每年“两会”,大会秘书处民族语文翻译组都会为参会的少数民族代表和委员提供语言翻译服务,在提供同声传译的同时,还将大会的主要文件翻译、印刷成蒙、藏、维、哈、朝、彝、壮七种文字,与汉文版同步送到少数民族代表和委员手中。这不仅是惯例,而且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对这次会议的民族语文翻译工作十分重视,决定成立民族语文翻译组。从这次会议开始,成立民族语文翻译组承担大会主要文件的民族语文同传和翻译工作正式进入全国“两会”。

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该法第十九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应当为少数民族代表准备必要的翻译。这就使为参会的少数民族代表提供民族语文翻译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语言学家、藏学专家,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周炜博士向本网记者介绍藏语文保护情况时说,从国际上看,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是否受到保护,关键是看有无立法。我国的《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法律法规都对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出了规定。

他还指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可以用学习、使用和发展三个指标来衡量。在发展这个指标中,就包括对新词术语的翻译和使用。

图为全世界最大的藏学文献馆——西南民族大学藏学文献馆内,各民族学生正在学习藏文文献知识。杨悦笙 摄

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活泼,新词术语不断涌现。为确保这些新词术语翻译的精准,大会民族语文翻译组专门成立了“质疑组”,由具有多年全国两会翻译经验的专家组成,专门负责工作报告中出现的新词、生词的推敲和翻译。这些新词术语还将被收集起来,与其它新词术语一起提交到每年由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组织开展的少数民族语文新词术语审定工作会上讨论、确定,然后上报国家有关单位。待审批通过后,由其统一推广使用。这不仅确保了少数民族语文的与时俱进、发展有序,而且使其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同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又提出了“蓝天保卫战”“居住属性”“数字经济”“全域旅游”“海绵城市”“国家公园体制”“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12个新词,相信在不久后,它们也将有属于自己的“民族语文属性”。(中国西藏网 文/谭永旭)

(责编: 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