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能为西藏带来什么

27.11.2014  12:59

   中国西藏网 讯  2014年11月19日至21日,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省乌镇召开。全球范围内来自政府、国际组织、企业、科技社群和民间社群的互联网领军人物,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时至今日,网龄20岁的中国已拥有6.3亿网民,12亿手机用户,5亿微博、微信用户,社交端口同时在线人数突破2亿,拥有全球4家市值排名前10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大国。20年前,无论如何人们想象不到,动动鼠标就可以完成订购、缴费等生活中的琐事;一个软件就可以使相隔万里的亲朋好友交流沟通;打开电脑,可以得到所需的几乎一切信息……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对2007年才开通 青藏铁路 、加强与内地沟通的西藏人民来说,也许互联网的意义远比生活在交通便利的内地人要深刻。

  数据显示,目前西藏已有665个乡镇通光缆,乡镇通光缆率达97.5%,全区光缆长度达到7.48万公里。截至2013年年底,西藏互联网用户数达到202.7万户,普及率为67.5%。近七成西藏人已成为网络世界的一分子。

  而淘宝数据显示,去年“双十一”网购狂潮中,西藏的消费额超过了4700多万元,远高于上一年的近2500万元。

  互联网究竟为西藏带来了什么?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西藏各个政府、民生机构开通网上平台。西藏社会保险网上服务平台9月22日开始试运行,参保单位可以登录西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网,进入西藏社会保险网上服务平台页面,办理社会保险业务和信息查询。

  西藏边民互市交易,进入“微信”时代。以前都是在市场里进行现货交易,或者通过昂贵的国际长途电话订货。从2013开始,亚东仁青岗边贸市场里的大多数居民就开始和印度边民相互加微信,线上看货,线下交易,有图参考,方便快捷。

  数字化走进西藏各地。2013年,林芝建立了首家卫星数字农家书屋,每年有2000多小时视频类节目,2000多册图书,几十种杂志和100多种报纸,通过卫星数字技术提供,并能天天进行更新。群众们既可以阅读各种图书和报刊,也可以收看各类新闻和娱乐节目;既可以学习基本文化知识和培训种植养殖技能,也可以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为西藏农牧民打开了学习现代知识文化的窗口。

  更不用说有了淘宝、京东、苏宁、亚马逊这些电商平台,动一动手指,内地的商品就可以源源不断地送到高原,而西藏的藏红花、虫草、牦牛肉等特色产品,也轻松走出高原。打开百度、腾讯、新浪……西藏的美好就为更多人所知,旅游、经商的人只通过网络就可以了解更多西藏消息,信息的分享同时带来经济效益,许多村落通过特色旅游发家致富。西藏与世界的“互联互通”从未像今日一样。

  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的有效利用,使“互联互通”不再限于一个平淡的词汇,也不再是物质层面的冰冷技术。它深刻地改变了西藏人们的生活,使悠久的藏地文化与现代的网络文明交相辉映。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天堑”早已变成“通途”。

(责编:范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