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园会临近让世界再次注目青岛

27.08.2014  12:31

  世园会夜景流光溢彩 新华社发

  荷兰展 本报记者 刘少华摄

  “让生活走进自然”,走进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理念随处可见。

  今年4月和8月,本报记者两次走访青岛世园会。从热火朝天的工地到如今色彩斑斓的园艺盛会,“青岛第三大人造景观”已是游人如织。

  4个月前,在植物馆,刚移植来不久的热带树木尚显干枯,如今,在游客们热情的相机镜头里,它们已是亭亭如盖。4个月前,这里还刷着搭简易棚的广告,如今已满是彩色的路标与穿梭的游客车。

  4个月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青岛则用来向世界展示了,从灰色的山到彩色的园能有多快。荣耀属于青岛,成果惠及市民。

   荒山上搭起的博览会

  如今漂亮的世园会,曾是青岛李沧区一片荒山。

  当地人还记得,在1994年这个区成立时,世园会所在地连耕种的条件都没有,只能种点水果,故名“百果山”。青岛人大都不知道这里,而来过的,基本上是前来摘过樱桃、梨子或是桃子。

  “如果你办了个很漂亮的世园会,边上有一条很臭的河,那老百姓不会认可的。”李沧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借世园会的契机,他们用几年时间改变了这里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

  李村河是李沧区人的母亲河,亦从百果山流入李沧区。10年前,本报记者曾亲眼目睹这里河道的脏乱差,如今,河水清澈,两岸整洁,不少老人垂钓于此。

  曾经,百果山一带,“基础设施是零”。如今,世园会周边,车道宽阔,每平方公里的路网从2008年底的2.8公里提高到如今的3.8公里。世园会东,25条主次干道实现通车;世园会北,铁路青岛北站今年年初投入运营。

  最终受惠的是周围乃至整个青岛的市民。8月8日,因世园会而搬迁的杨家上流社区438户居民正式回迁,这些位于世园会南侧的居民楼,喷绘了浅蓝色的世园会卡通形象。李沧区负责人表示,更多居民正在回迁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