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北京老师的援藏情怀

21.02.2017  07:08

  中国西藏网讯 2016年,组团式教育援藏开启了新的教育帮扶模式。首批共有800名教师进藏帮助西藏教育的发展。来自清华大学附中的罗宗勇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以不一样的“情怀”书写着自己的援藏生活。

  2016年4月15日,罗宗勇离开北京前往西藏。罗宗勇告诉记者,刚到西藏时他们先在拉萨接受了培训,聆听教育援藏前辈们真情援藏、实力援藏、精准援藏的经验分享。之后,罗宗勇作为援藏教师领队先行来到林芝市第二高等中学(以下简称林芝二高)开展工作。

  林芝二高成立于2009年8月,是一所“年轻”的普通高中,坐落于风景优美的尼洋河畔,是“组团式”教育援藏受援学校之一。


 △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和西藏自治区副主席房灵敏到林芝二高调研“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罗宗勇供图)

  2016年秋季开学之际,林芝二高迎来了首批16名“组团式”教育援藏教师。其中在林芝二高教育援藏管理人员中,南开大学附中的王军老师是年龄最大的一位,在自己的孩子即将参加高考的关键时候,不顾妻子的反对和孩子的埋怨,他毅然选择了援藏支教。罗宗勇表示深受感动:“我想这就是一种无私援藏情怀的体现!相信援藏老师们都有这样的情怀。”

  罗宗勇在林芝二高任副校长,他表示:“进藏以来,我们一直在思考:我们为什么来西藏?我们来干什么?我们将怎么干?”他也坦言:“我们作为援藏老师来到西藏也有一个适应期,一方面远离了自己原来的工作生活环境,一方面也需要得到当地老师的接纳和包容,更需要老师们的理解与支持。援藏工作才能开展好,援藏政策才能落实好。”


△清华附中援藏教师领队罗宗勇阐述援藏工作目标。(罗宗勇供图)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融入之后,罗宗勇也对援藏老师有了个定位,他认为:“首先,我们要服从受援学校的安排,受援学校需要我们做什么工作,我们优先完成什么工作;其次,根据我们的优势以及我们背靠的教育部直属高校附中的优质资源进行思考,我们能为受援学校做些什么?”

  之后的援藏工作有序开展。为了全面提升林芝二高的教学质量,罗宗勇带领援藏团队展开了一系列尝试。例如针对林芝二高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基于导学案下“20+20”的课堂教学模式,目的就是反对老师满堂灌不给学生留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和空间,而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参与课堂教学,通过交流讨论、合作探究、让学生有更多发展机会,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罗宗勇指出,这不是简单的数字加法,更不是简单地时间量化,它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是一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是一种创新教育的探索。


△林芝二高藏族学生正在参与“20+20”的课堂教学。(罗宗勇供图)

  为了能够充分了解受援学校需要哪些方面的教育援藏,双方能够更好的对接援藏工作,罗宗勇组织了两届“组团式”教育援藏教育部直属高校附中与林芝市受援学校之间的教育教学交流研讨会。


△2016年12月23日,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副司长何光彩在第二届“组团式”教育援藏教育部直属高校附中与林芝市受援学校之间的教育教学交流研讨会上发言。

  首届教育教学交流研讨会于2016年8月4至6日举办。时隔4个月,第二届交流研讨会于2016年12月22日至30日举办。活动受到了教育部民族教育司领导的重视。活动为林芝二高的老师搭建了一个“走出去”的平台,跨区交流先进的教育经验。这也体现了“组团式”教育援藏的一个成效。


△2016年12月23日,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巡视员、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次仁多布杰在第二届“组团式”教育援藏教育部直属高校附中与林芝市受援学校之间的教育教学交流研讨会上发言。

  经过两次的交流走访活动,罗宗勇表示得到极大启发,深切地感受到内地顶级高中在办学方面理念清晰,特色显明,举措得力。他指出,下一步要在林芝市委、市政府以及教育局(体育局)的领导下,借助“组团式”援藏教师背靠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及其附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努力做到五个突破:在解放思想上实现新突破;在教学改革上实现新突破;在特色办学上实现新突破;在破解瓶颈上实现新突破;在狠抓落实上求突破。


 △2016年12月27日,林芝二高教师代表一行与清华附中班主任交流研讨会现场。摄影:胡英

  对下一步的工作罗宗勇信心满满,他指出:“我们将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改革以及管理改革,形成符合林芝二高实际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我们将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开展教育援藏工作,架起友谊的桥梁,发挥‘组团式’教育援藏教师的引领作用,实现真情援藏、实力援藏、精准援藏。我们将齐心协力、努力实践,尽最大的努力来做好受援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完成好教育部交给的援藏任务,保证不辱使命!”(中国西藏网 文/胡英)

(责编: 周晶)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