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畜牧业新成就」五年之约:初心不改草原情

05.06.2017  10:03

  编者按:2012年,自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项目启动以来,已有400多名专家学者将其心血投注于此。时间会流动,也铸就了记忆。在以“责任、信任、陪伴”为座右铭的5年间,专家们除了对事业饱含热情与执着,还生发出对这片高原热土、对那些朴实牧民的真挚情感,这便是项目带给所有人的心灵收获!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教授师尚礼。

  普通人对于传统藏区的理解是怎样的?原始、闭塞、无污染,那里有无际草原,也有压在高山上的云朵;那里有遍地牛羊,也有闪烁在夜空里的星辰。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教授师尚礼在他的高原故事里写道:“青藏高原,天地浑然,流水不腐,遍地芳菲。这里的树木与花草,飞禽与走兽,皆如吸吮母乳的孩子,无不依偎在自然之母的怀抱中繁衍生息。”如果问是什么力量能让400多名有识之士拧成一股绳,那一定是每个人对于青藏高原的那份炙热之情,这里除了美丽景色,还有藏民族淳朴、纯净、安详的文化震撼着专家的心灵。师尚礼教授说,作为一名草业科技教育工作者,他从项目开始到结项的五年间,深刻感受到了这里历史悠久的游牧文化和草原文化的精深与博大。牧民对大自然“友好、和谐、天人合一”的理念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位专家教授——“人不是高高在上,睥睨一切的主人,每一个生命都有同等的价值”,青藏高原上“众生平等”,这里的人们对生灵如此爱慕,对大自然如此友好,是因他们视大自然为“母”。牧民不开垦原初的草地,猎人不扼杀怀孕的动物,师尚礼教授形容这是一种质朴而先进的文明。

  这里的人们在高原生存发展中,珍惜爱护高原生态环境,创造了与高原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价值理念、生活方式与民族文化。这种生存文化与自然环境高度适应,其游牧方式、农作方式都是这种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种文化的价值观念决定了游牧方式、农作方式都是以保护和适应自然环境为前提的活动方式。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伦理表明他们拥有自己的天地、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生活。

  桑科大草原——是大自然遗留在夏河旁边的一块“翠绿的宝石”,是宝藏、更是希望。大草原上的牧民祖祖辈辈靠天吃饭,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草原上孕育出人类祖辈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验智慧,时间将智慧凝结成文化,养育了一方水土和一方儿女。在当前保护青藏高原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如何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这两个杠杆,就成为师尚礼教授和他的团队工作的重心。

  谈到发展,他强调:“对于夏河县桑科社区,提高牧民发展水平,必须尊重当地自然禀赋,保护和提升自然资源价值,依托自然资源资本发展。将传统的依靠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为主的发展方式向环境生产、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和产品加工贸易生产多元并存的方式转变。提高环境生产价值和特色产品加工增值,创造新业态,培养新型牧民,走生态优先、环境可持续、业态丰富的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之路。”

  现在,师尚礼教授可以很骄傲地向记者介绍夏河县的致富带头人羊吉才让的和他的“志加玛羊吉”牦牛产品品牌的故事了。在2012年之前,羊吉才让还是一个普通的牧民,从排斥新型牦牛肉、牦牛酸奶加工技术到主动向大家分享新技术、新产品,从害怕接触繁杂的科技方法到主动让有文化的女儿加羊吉跟着专家和技术人员学习知识和技能,情感相融是促成牧民观念转变的“金钥匙”,也是专家帮助牧民发家致富的“连理桥”。师尚礼教授分享他的经验时说:“要为农牧民服务,必须坚持创新牧民参与方式,逐步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方能提高他们的发展能力。比如到其他社区交流学习,让他们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多观察外面的事物,从交流中启发,在启发的基础上让他们多思考、多发言、多分享”。

  “志加玛羊吉”牦牛肉不仅取得了QS产品质量认证,还紧跟“互联网+”时代的步伐,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实体店和微信网店,每天的成交额可以达到4000元左右。女儿加羊吉的参与也改变了牧区女人“围着牛羊转,家庭全劳力”的老观念。

  “以项目带动为抓手,以牧民增收为目的,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保障,实现民族团结进步与社会发展稳定双赢,这既是科技人员的使命,也是科技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师从尚礼教授表示,他期待与青藏高原这片净土再来一场五年甚至十年的“心灵之约”,去聆听牧民的声音。(中国西藏网 文/杨家宁 图片均为项目纪录片截图)

(责编: 苏文彦)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