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出版成果展”说开去

22.07.2014  11:23

   7月20日,为期一个多月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出版成果展”落下了帷幕,那些印在纸上、刻在磁盘上的“非遗”,留在了人们心中,凝固为长久的记忆。

  2014年6月14日,第九个“文化遗产日”,雕漆工艺美术大师文乾刚在国家图书馆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新近出版的《大漆髹饰传承人口述史》。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编写的这部书,记录了20余位大漆髹饰技艺项目传承人的口述历史,文乾刚就是其中的一位。50多年前,文乾刚在几位老师傅的口传心授下学习漆艺,如今他通过这部书,把师傅交给自己的技艺以及师傅的师傅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这本书也出现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出版成果展”上。1800多种非遗图书、100余部非遗纪录片,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选择它们作为数以万计的各类非遗出版物的代表,在国家图书馆集中展出,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观者驻足。通过这些出版物,深藏书斋中的学术研究走到了寻常百姓的身旁,文乾刚和许许多多非遗传承人的个体记忆汇集成民族的记忆,无形的非遗有了一个永不消失的有形载体。

   普查立法:让历史记下它们的名字

  从2006年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到2011年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每一次名录的公布出版,“非遗”都会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每一项遗产的背后,都有一段传承久远的记忆,都激发起人们对于民族文化的热情。

  然而,寻找这些记忆并非易事。身怀纳西手工造纸技艺的和志本老人生活在云南香格里拉,传唱藏族史诗《格萨尔》的才让旺堆远在青海西宁,自幼学习竹编艺术的俞樟根是浙江绍兴人……很多非遗项目散落在乡村山寨,不少项目面临着“人亡艺绝”的困境。

  2005~2009年,文化部主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全面开展,一批珍贵、濒危的非遗得到抢救。截至2013年底,文化部已命名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1986名,文乾刚、和志本、才让旺堆、俞樟根均名列其中。

  相关法律的制定同步进行。2011年6月1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酝酿多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颁布施行,首次确立了非遗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法律地位,非遗保护从政府工作上升为国家意志。此后,地方政府也加快推动制定出台非遗保护的地方法规,截至2014年6月,已有浙江、江苏、新疆、山西、河南等14个省(区、市)颁布出台了地方非遗保护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