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青草湟鱼飞鸟形成良性生物链

25.07.2014  10:16


金黄的油菜花映衬着青海湖。摄影:刘莉

  7月,记者随雪域圣烽“大美青海 影像三江”采风团来到了青海湖。此时正值湖畔油菜花怒放,游人如织,蓝天白云之下,辽阔的蔚蓝湖面映衬着大片金黄的花海,强烈的色彩对比,壮美的高原风情令人心旷神怡。美景虽天成,但也离不开人们的精心呵护。

  封湖禁食保护青海湖精灵湟鱼

  据介绍,作为咸水湖,青海湖中只有一种鱼类——“湟鱼”(学名青海湖裸鲤),它是青海湖生物链中最重要的一环,因为青海湖是世界级鸟类南来北往的中继站,是候鸟夏季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已经形成了固有的鱼鸟共生生物链,许多鸟类宁愿多绕几百里地也要到青海湖繁衍生息,在进化过程中,它们已经形成了对青海湖水量充足、食物丰富、鲜少天敌的固有记忆。

  倘若一旦灭绝,数十万只鸟类经过长途迁徙抵达后却得不到食物补充,很可能大批死亡,由此发生的连锁反应,不仅青海湖的生态系统会崩溃,就连中国甚至世界的生态系统都会受到影响。而青海湖也会从“高原明珠”变成一滩死水并最终消失。而且,湟鱼在饥荒年代还曾救了无数青海人民的命,但由于高原的特殊生态环境,湟鱼的生长特别慢,一年只能长一两,十年才长一斤,再加之湟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数量庞大的湟鱼曾一度因过度捕捞和环境变化而濒临灭绝。


美丽的青海湖。摄影:刘莉

  为了留住美丽的青海湖,维护生态平衡,青海省政府于2003年将湟鱼纳入了《青海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2007年,湟鱼又被列入了农业部《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自1982年至今,青海省先后进行了5次封湖育鱼,2014年是青海湖第5次封湖育鱼的第4年,封湖期间禁止任何单位、集体和个人到青海湖及湖区主要河流及支流湟鱼主要产卵场捕捞湟鱼,并在流通领域禁止销售湟鱼及其制品。据一位当地人说,“青海省的公务员绝对禁止吃湟鱼,如果偷偷吃被举报查实了,就会被立刻开除”。

  在建立保护制度的同时,青海省还加大了科研力度,今年6月19日,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完成的“青海湖裸鲤淡水全人工养殖”产业化技术示范项目获得了突破性进展,救护中心通过人工繁殖湟鱼,在沿黄水库和农用水库涝池分别开展了网箱养殖和增养殖,形成了健康养殖、疾病防治和饲养管理技术,实现了湟鱼的全人工淡水养殖。这意味着青海省在高原土著鱼资源保护、恢复以及开展规模化养殖迈出了重要一步。

  努力终有回报,近年来,青海湖湟鱼的数量恢复明显,据7月14日来到青海湖采风的三江源国际摄影节的摄影家们说,他们不仅在湖中看到了游弋的湟鱼群还进行了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