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

30.09.2015  10:50

    门巴族和珞巴族是我国的人口较少民族,门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门隅地区以及墨脱、错那、隆子等县,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起察隅、西至门隅之 间的珞瑜地区,以米林、墨脱、察隅、隆子等地最为集中。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门巴族总人口数为10561人,珞巴族总人口数为3682人。

    一、西藏人口较少民族在西藏非遗的保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种模式

    以文化援藏为主的“尼洋阁模式”。尼洋阁是2004年7月进藏的福建省第四批援藏工作队投入1040万元专项援藏资金援建的重点项目,由福建省建筑设计院 设计,2006年9月在林芝县巴吉村娘乳岗建成,融合了藏汉建筑艺术风格,成为林芝市八一镇的地标性建筑。2007年7月,福建省第五批援藏工作队进藏, 决定打造出一座藏东南非遗博物馆,建设工作从2008年5月开始,到2010年4月建成交付给林芝市使用,命名为“藏东南文化遗产博物馆”。用图、文、 物、声、光、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综合展示了门巴族和珞巴族的非遗项目。

    基层政府主导的“勒布沟”模式。勒布沟位于西藏山南错那县,分布着基巴门巴民族乡、贡日门巴民族乡、麻玛门巴民族乡和勒门巴民族乡,有民众近700人。勒布沟有大量独特的自然景观,还拥有对印自卫反击战时张国华将军的指挥部、古老的碉房、古老的岩画等人文景观。

    麻玛乡政府采取多种方式挖掘木碗制作和竹编技艺潜力,整合社会资源,积累了丰富的保护经验。最终促成了非遗项目的传承,也激发了传承人的积极性,树立起西藏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典范。

    跨境文化传承的“斗玉——准巴”模式。斗玉珞巴民族乡和准巴乡位于隆子县东南部,生活着1100多名珞巴族民众,他们与印控区的珞巴族民众普遍存在亲戚关 系,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物物交换的过程中,使斗玉乡和准巴乡的珞巴族民众能够有机会进行有选择性地学习和交流,最终实现了非遗的跨界传承。

    二、不同类型的非遗项目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境遇

    生存技能型非遗项目转化为旅游产品,产生经济效益。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应游客的要求,非遗传承人对石锅、竹编产品和乌木筷子等进行了改革,创造出了不 同的形制,增加了非遗产品的经济附加值,实现了传承人与游客的文化互动,甚至形成了产业,成为民众增加现金收入的手段,进而成为宣传本民族文化的文化符 号,旅游与非遗在这里实现了相互促进。

    生活娱乐型非遗步入困境。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能吟唱萨玛酒歌和《加金加》,讲述珞巴族始祖传说。门巴戏、拔羌姆、刀舞等主要在农闲时间完成排练,艺人们给 当地人的表演完全是一种义务,所得到的仅是民众的认同和赞许。这些非遗项目的表演完全处于农牧民的个体经营状态,缺少连接游客与艺人的组织者,对游客而 言,即使想欣赏,也面临演员不齐、缺少观看演出的舞台、无人组织、无法给计算演出酬劳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游客和艺人在需求度方面存在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