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非公经济关键词:机遇与挑战

13.08.2014  18:59


廖贻东在大会上发言 摄影:王淑

   中国西藏网 讯 8月12日,2014年“中国西藏发展论坛”在拉萨开幕。海内外专家学者围绕“西藏发展的机遇与选择”这一主题,各抒己见,共话发展。

  西藏自治区工商联合会副主席廖贻东在发表论文中指出,自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以来,西藏非公经济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受特殊区情影响,西藏自治区非公经济发展除表现出与全国非公经济发展的共同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机遇与挑战并存。

  廖贻东认为,西藏基础条件逐渐改善、良好的产业环境、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体制活力进一步激活、政策环境日益优化、社会环境稳定等因素都让西藏非公经济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发展机遇前所未有。但同时,也面临着总量规模较小,分布明显不均;科技含量与科技贡献率较低,2013年非公百强企业户均专利仅1.67项,户均商标仅0.15项;融资能力有限,上市公司少,90%以上的民营企业没有与银行打过交道;非公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还基本处于中小企业范畴,现代企业不多;非公经济人士素质有待提高等诸多挑战。

  2011年,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了第一次非公经济发展大会,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同志提出了“五放、六支持”的总体方针(“政治上放心、思想上放开、政策上放宽、发展上放胆、工作上放手”,“低门槛、零注册、轻税赋、强支撑、少检查、重激励”),提出了力争到“十二五”末非公骨干企业达到100个以上,非公经济增加值、上缴税收翻一番以上,年均分别增长15%以上的发展目标。据统计,到2013年底,西藏非公经济市场主体达到12.8万户,注册资本(金)436.67亿元,从业人员63.4万人,提供地方税收的91.8%,并成为外经外贸、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市公司的主体。

  廖贻东认为,西藏非公经济呈现出非公有制居市场经济的主体,并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企业规模不断壮大,部分已成为行业领军;强化科技意识和品牌意识,企业创新能力逐步增强;转变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活力源泉;转变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活力源泉;扩大劳动就业、增加群众收入、促进社会稳定的主渠道等区域特点。

  近几年,西藏自治区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取消、下放、合并了60%以上的行政审批事项;全面优化投资环境,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流程,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努力推动非公企业发展。

 

(责编: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