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的葡萄会唱歌|吐鲁番最后一个坎儿井匠人

01.11.2016  12:36
吐鲁番的葡萄会唱歌|吐鲁番最后一个坎儿井匠人 - 中国西藏网
吐鲁番的葡萄会唱歌|吐鲁番最后一个坎儿井匠人 - 中国西藏网
吐鲁番的葡萄会唱歌|吐鲁番最后一个坎儿井匠人 - 中国西藏网
吐鲁番的葡萄会唱歌|吐鲁番最后一个坎儿井匠人 - 中国西藏网
吐鲁番的葡萄会唱歌|吐鲁番最后一个坎儿井匠人 - 中国西藏网
吐鲁番的葡萄会唱歌|吐鲁番最后一个坎儿井匠人 - 中国西藏网
吐鲁番的葡萄会唱歌|吐鲁番最后一个坎儿井匠人 - 中国西藏网
来源: news.ts.cn

天山网讯(记者孟根傲德报道) 在新疆吐鲁番这片神秘美丽而又弥漫着瓜果香的土地上,一条条坎儿井将渠渠清水昼夜不息地送进干旱的村庄,一路上发出潺潺的响声,像一把把热情的热瓦甫在不停地弹奏,用那美妙的琴声浇灌出片片绿洲,让沉睡千年的悠长历史一下子变得鲜活生动起来。已经70岁的吐鲁番坎儿井匠人阿不都热依木•依热依木10多年来每天都会重复同样一件事情:沿着一条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坎儿井明渠一路走去,开始一天的劳作。因为这条坎儿井的存在,这片本来荒凉的戈壁变为一个郁郁葱葱的小绿洲。千百年来,众多像阿不都热依木一样的坎儿井匠人凭借简易的工具和辛勤劳作,挖出了全长约5000公里的水利灌溉系统,成为与四川都江堰、广西灵渠并列的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

阿不都热依木•依热依木查看坎儿井浇灌出的绿洲内的核桃长势。(资料图)

阿不都热依木所挖的阿不都热依木•吾尊伯克坎儿井,是他所在的坎儿井匠人世家在当地挖的第4条坎儿井。他所在的托克逊县伊拉湖镇布尔加依村地处天山脚下,距离托克逊县城60余公里。布尔加依村的每个村民小组都有一条阿不都热依木家族成员挖掘的坎儿井,正是因为有了坎儿井,这处远离城市的荒凉戈壁吸引了人们前来定居,最终形成现在的村落。

吐鲁番坎儿井景区。(资料图)

阿不都热依木从小就有出身坎儿井匠人世家的自豪感。作为家族里的第四代坎儿井匠人,在机电井及各类大型水利工程普及的条件下,阿不都热依木依旧以坎土曼、箩筐等工具,以吐鲁番这片古老绿洲最传统的坎儿井挖掘工艺挖井的作法,在周围很多人眼里感觉很另类。对于这个问题,阿不都热依木说,爷爷、父亲都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坎儿井,在村里声望很高。他也想挖一口坎儿井,因为只有这样他的人生才算是完整的。

阿不都热依木说,最初他提出挖坎儿井的想法时,家人都不同意,这样他只好每次偷偷的开上家里的拖拉机到距村子3公里外的戈壁滩上找水源,挖竖井,掏暗渠。后来,老伴发现了他挖井的事情,看他态度这么坚决,就陪他在这片荒凉的戈壁上挖井。最初为了解决就近休息的问题,阿不都热依木用纸箱搭建了一个临时帐篷,但不久的一场大风把房子吹走了。第二年夫妻两人用树枝和泥巴建起了一间房子,直到第三年才建起了两间砖木结构的房子,算是有了固定的住处。

开始的2年多一直没有见到多少水,直到第3年,在阿不都热依木挖的坎儿井明渠边长出了3棵红柳,他才更加坚定了信心,因为对于找水的坎儿井匠人来说,有了绿色就有了希望。老人凭着一股坎儿井匠人不屈不挠的执着劲头和信念,在那片他认定了可以出水的戈壁上日复一日的劳作着,这一干就是12年。在阿不都热依木的印象中,挖坎儿井最辛苦的就是暗渠掏挖。人下到井底,背靠着井壁,拿着坎土曼蜷缩着向前挖土。另一个人抱着用桑葚枝编织成的框子,把凿下来的土块用手盛着装进去,然后晃动绳子,示意守在竖井口的工人拉上去。每次做这个活时,他都会叫上两个帮手协助完成。即使这样,高强度的劳动对一位上了岁数的老人来说,还是有些超负荷了。

阿不都热依木•依热依木在掏挖的坎儿井竖井前工作。(资料图)

与阿不都热依木所在的布尔加依村一样,吐鲁番盆地的村落大多沿坎儿井下游分布,在漫长的农耕时代,一道坎儿井就决定了一个村落的生死存亡。据统计,1957年是吐鲁番盆地坎儿井数量的高峰期,共有1237条坎儿井。随后,由于层出不穷的水库、引水渠、机井等地表引水工程,让越来越多的村民享受到新灌溉方式的便利,长年流水坎儿井的数量开始逐年减少。2008年,据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坎儿井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因年久失修,吐鲁番盆地的坎儿井缩减至1108条,其中仅有278条有水。年径流量1.786亿立方米,灌溉面积约13万亩,约占吐鲁番市总灌溉面积的8%。

从60年前百分之百灌溉,到如今的百分之八,吐鲁番盆地的“活态文物”坎儿井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维修保护迫在眉睫。2006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坎儿井保护条例》,这标志着多年来一直呼吁的法律保护得到了实行。同年5月25日,坎儿井地下水利工程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月15日,又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留名单》。

“这在全国文物保护史中开了先河。”吐鲁番市文物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局长王霄飞介绍说。以往的文物维修保护主要靠专业文物管理人员,但保护坎儿井的主力却是当地村民。当地文物部门认为,保护工程依靠村民中的能工巧匠,还可以使传统的掏捞等维修工艺得到传承。如此一来,一个文物维修工程就转变成了文化遗产的传承工程。而来自坎儿井世家的阿不热依木成为这场由众多农民参与的文物维修保护工程中一份子。

阿不都热依木•依热依木查看坎儿井暗渠水流情况。(资料图)

“挖坎儿井是件既苦又累的差事,只有能吃苦和有毅力的人才能做好,所以坎儿井匠人都很受周围人的尊敬。”说起挖坎儿井这门技艺,阿不都热依木脸上透着一份自豪。他说,挖坎儿井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奉献精神,因为挖一条坎儿井最少也要几年时间,长的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有的匠人挖了一辈子,也挖不出一条有水的坎儿井,只能留下未完成的工程让后人继续挖。虽然很多最初提议和参与挖坎儿井的人往往看不到所挖坎儿井发挥效应,但他们仍然会坚持不懈的挖下去,因为在坎儿井匠人心中,挖掘坎儿井既是一份应尽的使命,也是在这片绿洲延续千年的精气神,体现了人与自然相融共存的精神。

受地下水位下降和坎儿井在人们生产生活中所发挥作用的弱化,挖掘新的坎儿井在吐鲁番盆地成为了历史。正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坎儿井研究会秘书长吾甫尔•努尔丁所指出的,阿不都热依木•吾尊伯克坎儿井通过“时间隧道”,给我们现代人再现了古代吐鲁番绿洲的第一条坎儿井的样子。20世纪初,随着吐鲁番最后一批坎儿井匠人的相继离世,一些关于挖井的核心工艺就成了谜团,而凭借传统工艺成功挖掘阿不都热依木•吾尊伯克坎儿井的阿不都热依木成为了吐鲁番最后一个坎儿井匠人。

阿不都热依木•依热依木在他开辟的绿洲内悠闲纳凉。(资料图)

如今,阿不都热依木•吾尊伯克坎儿井已浇灌出了一片面积约50亩的戈壁绿洲,这片透着勃勃生机的绿洲上栽种了3万棵杨树、杏树、枣树、桃树、核桃树等树木,被当地村民亲切的称为“布尔加依村4小队”。

维吾尔族有句谚语:“男子汉死了,灯灭了;坎儿井死了,村子就要搬迁。”看着眼前这片自己挖掘坎儿井浇灌出的绿洲,阿不都热依木•依热依木的烦恼和担心也随之而来。他说,虽然现在可以借助一些现代机械,但是掏挖坎儿井仍然是年轻人唯恐避之不及的苦差事。以前,他计划自己老了把坎儿井交给孩子们管理。但是,现在看来不可能了——孩子们都在外地工作,没有谁愿意回到这片戈壁滩上。他担心自己老了以后坎儿井没人管理,用不了几年,这里会像很多坎儿井断流的地方一样,重新变成戈壁滩。

阿不都热依木•依热依木掏挖坎儿井引来的天山雪水,在他开辟的小绿洲内汇聚起涝坝。(资料图)

和我们聊天时,阿不都热依木•依热依木的想法有了变化,他说:“只要自己还能动,就会守着坎儿井和这片绿洲,将来如果孩子们不愿意回来管理,我就把坎儿井交给村委会管理。”此时,老人身子倚在阿不都热依木•吾尊伯克坎儿井的竖井口前,眼睛透过茫茫戈壁望向远处的天山雪山。从他的眼神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千年来无数坎儿井匠人嘴叼着油灯弯曲着身体在暗渠中艰难行进的场景,看到了吐鲁番坎儿井匠人对守护绿洲生命之泉神圣使命的那份坚守。

临别时,阿不都热依木的一些话让我们再次领略了坎儿井匠人对守护绿洲生命之泉那份忠诚于坚守。他说,坎儿井是先辈用汗水甚至生命换来的,他是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追梦的动力。正如他所说,一条完整的坎儿井保存下来的不仅是潺潺的流水,更有一种智慧与精神的传递。坎儿井至今还保留着吐鲁番人乐于助人的好品质,就像坎儿井匠人一样,他们用自己稀薄的血液浇灌着农田,只要还有一口气,他们就会毅然坚持下去,成为吐鲁番这片绿洲延续千年的精神支撑。

(责编: 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