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放开药企仍在观望:配套政策不出台 不敢随便调价

10.06.2015  18:15

中新网6月10日电 进入6月份,备受关注的药品价格改革正式落地,政府取消大部分药品定价。逐步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过程中,药品价格何去何从?业内人士表示,在药品招投标采购体系下,药品不可能出现大规模暴涨。部分医药企业透露,目前对于药改政策仍持观望态度,在配套政策未出台以前,不敢轻易调价。

地高辛涨价传闻引担忧:药价放开诱发普遍暴涨?

日前,一则地高辛价格暴涨10倍的新闻引发公众担忧。这种药品主要用于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和慢性心功能不全,有消费者担心,这是药价放开后的价格猛涨,更担心将会出现一批疯狂涨价的“地高辛”。

简单以地高辛片暴涨来判断“药价放开会普涨”过于片面,但一种药品动辄暴涨10倍,公众担心药价会因“放开”而失控,并非空穴来风。药价到底何去何从?

以岭药业市场部产品经理张筱军接受中新网健康频道时表示,地高辛属于个案,药价放开政策,不会刺激药企大幅提高药价。“药价新政符合鼓励创新药的大趋势,能够促使药价正向回归,但是不会无限制、毫无依据地上涨,毕竟还要受到政府监管和市场调节。”他表示。

另一位医药商业公司负责人表示,对于独家的、疗效好、临床十分需要的药品,在药价放开后有可能上涨,但是百分之八九十的药品都不在此列,涨价的代价是失去市场。此外在招投标的采购机制下,药品价格只能越来越低,否则就失去了进入医院的资格。

药企仍在观望:配套政策不出台 不敢随便调价

根据此次药改方案,对于2000多种医保基金支付的药品,通过制定医保支付标准管理。对于200多种专利药品和独家生产药品,建立公开透明、多方参与的谈判机制形成价格。医保目录外的血液制品、国家统一采购的预防免疫药品、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品和避孕药具,通过招标采购或谈判形成价格。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独家专利药品和血液制品,有可能趁机提高价格。对此,江西普正药业董事长肖军平告诉中新网健康频道,对药企来说,独家品种价格制定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如药品开发成本、竞争对手定价、市场行情等,价格调整既要考虑药改政策,更要综合衡量。他表示:“虽然是独家品种,但是治疗同一种病的药很多,假如你的定位是治疗高血压,调价就要考虑所有降压药,看看同行的定价策略。

据了解,普正药业目前有全国独家品种9个,普正药业市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这些药品定价没有变化。至于未来是否小幅调整,还在规划中。

张筱军表示,独家品种是否上涨不能一概而论。“一些性价比高、科技含量高的专利药物,需要投入大量研发成本,药价放开对它们是利好。但是有一批原创专利药,只是剂型的改变,比如把片改成胶囊,实际上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没有涨价的必要。”他表示。

张筱军表示,药价新政实施后,一些企业有上调药价的规划,但是目前尚处于观望阶段,没有明确的涨价行为。他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相关配套政策还未出台,药企不敢轻易言涨价,否则会引发混乱和误解。张筱军负责的独家品种通心络胶囊,属于医保甲类药品,近期价格平稳,未出现上涨形势。

药改离不开政府、市场“两只手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发布的《推进药品价格改革的意见》,明确取消绝大部分药品的政府定价,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同步出台的《关于加强药品市场价格行为监管的通知》,则提出了加强监管、开展专项检查的有关措施,明确要求取消药品政府定价后,药品生产经营者自主定价要依法合规,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合理制定价格,自觉维护市场价格秩序。

虽然6月1日药价放开,药价市场说了算,但放开不等于不管,而是放管结合,从事前定价管理转变为事后对价格行为的监管。据悉,近期物价部门将对市场药价进行动态监测,对于异常涨价现象进行调查。

中国药科大学医药价格研究所所长常峰谈到药价改革时表示,这次改革是中国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顶层设计,由原来的政府“单只手”管制药品价格,转变为更好地发挥政府、市场“两只手”作用,相关政府部门的角色将转变为药品市场竞争秩序和合理价格形成机制的维护者。

业内专家表示,在药价放开的环境下,遏制药企、医药公司和药店的“任性”涨价,尚需要多部门建立不合理价格暴涨的纠偏机制,促进行业利润率的规范化、对社会的透明度等。(中新网健康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