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达,白色冰原上的金马——甘孜行纪之七

16.03.2017  04:07

  

  △ 色达与班玛交界的杜柯河谷 尼玛嘉措 摄

  将要到色达的时候,我下意识地看了一下车上的海拔表,3800米。突然在我脑子里闪出一首歌:“海拔三千八,这里是我的家,美丽的日喀则,我为你牵挂……”原来,我的家乡日喀则,跟色达的海拔高度几乎是一样的,心里突然有了一种暖暖的温度,色达再也不是意念中那副遥远而冰冷的模样。

  在色达呆了一段时间,走了十来个乡镇,随着对色达的了解不断增多,感到虽然海拔高度差不多,但无论是地形地貌、气候条件、自然资源,还是社会发育、生活方式、文化形态等,色达和日喀则两个地方的差异还是很巨大的。

  △ 风雪高原路 尼玛嘉措 摄

  色达位于巴颜喀拉山脉东南尾部,整体上是一片大草原、大牧区,由此向川西继续延伸下去,就到了大渡河流域,到这里已经没有了整块的高原,只有连绵不断、支离破碎的山川了。比较而言,日喀则虽然海拔高,但农业却十分发达,年楚河畔的江孜、白朗、日喀则三县是西藏最重要的粮仓,城区里是一排排的白杨树,河岸边是茂密的柳树林。而色达高原的主体部分却是高寒牧场,冬天冰封大地,夏季牧草悠悠,几乎不见任何农作物的种植。两者倒也算得上是高原农区和高原牧区的典型代表了。

  色达地处川青交界处,安多与康巴之间,无论从哪个方向看,他跟中心城市的距离都太遥远了。且不说成都、西宁、拉萨、昆明,就是到自己的自治州首府康定也有440多公里。直到上世纪50年代,这里还实行部落制度,瓦须部落头人是这里的实际统治者,没有哪个政府对这个区域进行过有效的行政管辖,建设更无从谈起。民国的《西康建省记》上说,“人皆游牧,逐水草而居,以牛毛为帷幔,无城郭碉堡。”筹备建县的办事机构1952年进驻色达时只有30余顶黑白帐篷,1956年才在现在的县城所在地建起第一座石木结构的平房。

  △ 独特的色达民居 尼玛嘉措 摄

  色达,藏语“金马”的意思。金马在雪原上奔驰该是怎样一种情形?我还真没有什么概念。虽然走过西藏和其他藏区的许多牧区,但真正在草原上住下来,融进苍茫的原野,这还是第一次。更令人不解的是,都说色达是高寒牧区,但在草原上等了一个冬季,却始终没有等来一场像样的雪。春节已经过了很久,正在一声叹息色达无雪时,大雪竟然飘飘洒洒地来了,而且是天天下,白天夜晚下,晴一会阴一会地下,持续不断地下了半个多月。当别人忙着迎接春天的时候,色达似乎刚刚开始进入一个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真是不可思议!

  其实,色达也不仅仅是大草原。围绕在色达高原周围的有四条河流。东南部是尼曲河、达曲河,纵贯中部的是色曲河,东北部是杜柯河。前两条河流是雅砻江的上游,后两条河流是大渡河的上游。在这四条河的流域,那可是美丽的高山峡谷,葱郁的原始森林,清纯的瀑布溪流,嬉耍的野鹿猕猴。随便进入哪条山谷,都能让人流连忘返,跟色达高原的核心地带完全是两种景象。

  △ 白色世界里的阿交社区 尼玛嘉措 摄

  受自然历史条件的影响,色达地方的社会发育程度相对较低,宗教氛围也比较浓厚。这里的人们相信神话,相信传说,格萨尔的故事到处传扬,格萨尔的遗迹随处可见。这里的人们敬重生命,尊崇信仰,一山一水总关情,一生一世把神敬。这里的主色调是红色,寺庙是红色的,民居是红色的,僧装是红色的,牧民群众衣服是偏向红色的,甚至城镇也是红色的。这里的人老了,快要走不动了,不是在炉火旁打盹,而是去寺庙转经、转塔子,因此几乎在每一座寺庙的附近,都有一个类似居士区的集中安置区域。家里人为方便老人转经念经,就出资在寺庙附近自建一栋房子住下来。这样一来,寺庙周边的居士区就越建越大,僧人、老人、家人都混搭居住在这里,实际形成了一个个小的社区。

  或许是因为天高地阔,色达很多寺庙的面积铺排得都比较大,但几乎没有什么建设规划,普遍显得凌乱无序。同时色达的寺庙基本上都是宁玛派,对人员的管理不像格鲁派那样严格,因此在寺庙的人员大概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人员分散型的,寺庙表面很大实际里面没有多少人,如翁达镇的金俄寺,虽说好像占了山的一面,总共也只有100多名僧人,而且只在每年4次大法会举办时僧人才全部集中,平时大部分都回家去帮家里劳动,到村寨为群众念经。另一种是人员聚集型的,如喇荣寺五明佛学院。在一条山沟沟里面,有僧人学经,有尼姑修行,有老人居住,有亲友投靠,有客人租住,各方人等蜂拥而至。很多好奇的游客徜徉在对藏地的臆想中,往往会为五明佛学院的壮观景象所震惊。

  匆匆过客,或者是置身事外的人,并不清楚寺庙里边人员的构成,不了解学经修行的规矩,也不在乎房屋跑风漏雨、垃圾污水遍布、饮水食品安全、疫病疫情暴发、社会治安隐患,更可怕的是用电、用气、用火随时都可能引发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对这样超大规模的寺庙,有的猎奇,有的围观;有的赞叹,有的反感;有的向往,有的排斥。我们既要尊重信仰,也要敬畏生命,还要关爱那些避世而来的弱势群体,恐怕需要有客观理性的认知,有真诚的人文情怀,有必要的治理办法。

  △ 色达金马广场 尼玛嘉措 摄

  大山遮蔽着视野,传统束缚着观念。色达的教育等社会事业尽管在近几十年有了显著提高,但还是相对落后的。当地的乡干部说,色达县很多的社会发展指标在甘孜州都是排名靠后的。甘孜州的用工单位,一般都愿意找农区的,不愿意找牧区的,牧区的务工人员没干上几天,接下来就没有动力了,因此劳动力就业状况很差。据了解,这些年牧民群众重视教育的意识增强了许多,甚至到县城租房买房陪伴子女读书,政府也希望让更多的孩子接受优质的教育,用“小手拉大手”,让一个受教育的孩子带动一个家庭思想观念的转变、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水平的改善。天下并非“只有我色达瓦须为大”,色达人在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上,有的要坚持,有的要打破,有的要重构,这必然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无论如何外面的世界总是要面对的。

  色达的产业无疑是不发达的,除了畜牧业占很大比重,发展旅游恐怕是一个方向。在这里我倒是愿意做一个色达旅游的热情代言者,推荐色达北部的驮盐古道,希望这里能成为一条新的旅游热线。一般来说,人们都习惯从南边的317、318国道,也就是川藏茶马古道进入色达。也的确是这样,过去色达牧区与周边农区进行粮畜交易,换取粮食、茶叶等,主要面向南方的炉霍、甘孜、马尔康等地。目前这已经是一条比较成熟的旅游路线,据说去年十一黄金周途经色达的人数平均每天达到了上万人。

  △ 金俄寺图书馆的汉藏文大藏经 尼玛嘉措 摄

  那么,除了茶叶和粮食,同样必须的盐巴呢?坚韧的色达人在很久之前就开辟了一条通向北方的驮盐古道。在青海果洛州的玛多县,扎陵湖和鄂陵湖是黄河的发源地,在鄂陵湖的旁边有一个湖泊叫哈姜湖,有很悠久的产盐历史。色达人在每年的春末夏初,组织驮队到哈姜盐湖捞盐、运盐。这条古道从色达出发,经过果洛的班玛、达日,到达玛多,全长400多公里,牦牛驮队来回需要一个多月。运回来的盐巴,不仅可以满足色达草原上人们的需要,还可以供给周边农区进行盐粮交易。1941年马步芳设立哈姜盐池设治局进行开采管理后,色达的驮队不肯交税,慢慢的色达人结束了驮盐的活动,这条驮盐古道也就沉没在历史的烟尘中,没有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了。

  △ 色达格萨尔石刻 尼玛嘉措 摄

  如今,川青两省交界处的公路通达条件都非常良好。那些去过了圣地拉萨、香格里拉、稻城亚丁的自驾游、骑行者们,何不尝试着走一条从成都到色达、到班玛、到玛多、到西宁的路线,这实际上是一条把青藏线和川藏线连接起来,把安多地区和康巴地区连接起来,把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连接起来的南北纵贯线。走过这条线路,对深度了解青藏高原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将会有一种完全不同的新认识、新体验!(中国西藏网 图、文/尼玛嘉措)

(责编: 吴建颖)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