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手工艺注入新鲜血液 成就脱贫致富新“引擎”

08.03.2017  21:35

中国西藏网讯 噶东靴子,意为噶东地区生产的靴子。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吐蕃王朝时期,它是藏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现年38岁的巴桑次仁便是噶东靴子和藏靴的传承人,也是日喀则市白朗县嘎东镇兴旺传统服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人代表。

巴桑次仁是家里的长子,小时候因家庭条件困难只上了小学就没能在学校继续学习,但他从小就对民族手工产品情有独钟,从15岁开始便学习制作藏帽、藏袍等各类民族服饰。曾经在当地办过一间家庭式的藏帽加工生产厂房,产品畅销一时,当时他们生产的狐皮藏帽成为当地80年代们永久的回忆。随着西藏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发展的物质文化需求,巩固和发展历史悠久的传统民族手工艺特别是噶东藏靴,巴桑次仁从1989年开始学习靴子手艺,寻遍在噶东地区的传统靴子能工巧匠,1991年遇见了噶东传统靴子的单传弟子米玛大师,当年就拜师学艺。由于个人的兴趣所在,加之日常习勤加练,巴桑次仁的手艺技能进步非常快,一年多后他已经掌握了噶东传统靴子的所有工序,在不少的农户家里展现了自己的手工产品,得到当地人的极大赞誉。

但是他并没有为此骄傲和自满。由于当时西藏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思想观念发生改变,在西藏各地激起了服饰领域的新浪潮,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1994年他毅然离开家乡去拉萨,在拉萨皮革厂等各地进行了一年多的学习,这段经历使他的手工技艺得以脱胎换骨,给传统的噶东藏靴注入了新的血液。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制作经验,他不仅精通噶东靴子和藏靴的制作,而且对后藏地区的各类服饰可谓是无所不通,样样拿得出手,成为当地有名的制作民族服装特别是靴子的能工巧匠。

他将传统的民族手工技术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汇合出具有多种手工技术、多种特色的装饰品。2012年与嘎东镇贫困户的40人出资创立了白朗县嘎东镇兴旺传统服饰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生产具有藏民族特色的藏靴、噶东靴子、金鼎帽(藏帽)各类传统服饰、帐篷以及独特精美的地方特色文化旅游纪念产品。

巴桑次仁告诉记者,成立农民合作社可扩大民族手工艺生产规模,可以实现由传统向特色转变;封闭式加工向开放式加工转变;由单家独户分散加工向适度联合集中加工转变。合作社拓宽了当地群众的增收渠道,为贫困群众创收,帮助他们实现脱贫。同时解决部分贫困户子女的就业问题,有利于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目前,合作社生产的各类产品特别是合作社的主导产品噶东藏靴赢得了区内外的大量订单,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广泛赞誉和青睐,产品一直供不应求。

记者还了解到,合作社通过对市场的分析,男士藏靴年平均加工960双,预计销售以每件1000元,正常年销售额收入可达96万元;女士藏靴年平均加工900双,预计销售以每件680元,正常年销售额收入可达61.2万元;藏式帽子年平均加工1000个,预计销售以每件约450元,正常年销售收入可达45万元,三项收入可达183万元。扣去成本(运输、材料、机械磨损、维修费、社员工资等按85%计),预计可实现销售利润27万元,纯利润的15%作为滚动发展资金,85%以红利形式按股份分红给该村的40户贫困户及合作社,户均增收6750元,同时解决了嘎东镇马义村扶贫户40人的就业问题。

近年来,白朗县紧紧围绕产业扶贫这个中心和扶贫对象脱贫这个目标,以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在白朗县着力建设了一批符合白朗实际的产业扶贫项目。为彻底打破因藏靴鞋底虚从广东采购,从而导致的制鞋时间较长、成本较高的窘迫局面,白朗县在嘎东镇兴旺传统服饰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白朗县嘎东镇藏靴项目。该项目将引进藏靴鞋底加工生产设备,从而解决鞋底需从区外采购而制约企业产业化发展进程的困难。该项目总投资1600万元,全部为信贷资金。目前,合作社已通过“政府增信基金+贷款人”的方式,由“政府风险补偿基金撬动银行信贷资金”,成功向中国邮储银行西藏分行申请首笔扶贫产业贷款500万元用于开展项目建设相关工作。

据悉,该项目实施后可解决贫困户120人的长期就业问题,覆盖贫困户75户390人,户均增收5581元,人均增收1380元,实现46户174人产业脱贫目标。

谈到合作社的未来巴桑次仁信心满满地说,在过去的日子里合作社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扩大了生产规模,产品年产量增加了一倍以上,生产的各类产品在市场上广受欢迎,前景宽阔。未来合作社将继续扩大规模,召集新学员进行民族传统手工产品的培训,使民族传统手工技艺发扬光大后继有人,增加产品年产量,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附加值,努力打造民族手工业品牌形象,有效解决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给广大顾客提供物美价廉的优质民族手工产品,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增加贫困家庭的收入,共同奔向小康大道。(中国西藏网 图、文/ 贾华加)

转载该作品,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责编: 王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