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果洛:项目建州促经济发展 产业开发绘美好蓝图

26.08.2014  18:01

  果洛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腹地,黄河源头,位于青海省的东南部,总面积76442平方公里。1954年1月1日自治州的成立,开辟了果洛历史的新纪元。60年过去了,果洛州今非昔比,老百姓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3年,果洛州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08亿元,比1952年增长近22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61.22元,比1959年增长33倍。 对于家乡的发展变化,果洛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科科长杨斌感触很深:“从民生保障和城镇基础设施这些方面都发展很快,还有教育,这几年都很厉害。现在支持果洛经济发展方面省政府也出台了文件,这个文件下发之后,我们的各类项目都发展起来了,投入都挺大的,变化也挺大的。” 

  据杨斌介绍,建州以来,州委、州政府十分重视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工作。2000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州以此为契机,牢固树立“项目建州”方针,把项目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努力加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使投资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年,果洛州还实施了“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的建设,对达日县吉迈镇和玛沁县拉加镇进行基础设施改造、环境整治及住房建设等。  

  “今年专门为了这个项目的进展在元月17号召开“果洛州项目推进会”,会上专门针对项目的进度和质量进行讨论。当时确立了支持果洛经济社会发展领导小组,项目推进监督小组、项目示范管理小组、安全监督小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等九个领导小组。通过出台的这九个领导小组,今年果洛州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了。 2018年之前我们要完成100个美丽乡村的建设,我们的村庄数是180个,所以会有很大改观。” 

  项目的投资建设也给当地的就业带来了机遇。对此,果洛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调研员、副局长樊明才向记者介绍说:“项目对就业是有帮助的,比如就文化产业园区来说,我们传统的文化产业,比如唐卡,民族歌舞等就能解决一部分的就业,跟原来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60年来,一代又一代果洛人在平均海拔4200多米、年均气温零下4摄氏度的恶劣条件下,推动着全州各项事业不断迈向前进。恶劣的环境导致了果洛州的工期只有五个月之短,这也成为了各项工程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杨斌介绍说:“我们没有绝对的无霜期。像热一点的地区比如班玛县、久治县,一般四月中旬就可以开工了。但是像最冷的地方比如玛多县,要到5月20日左右才能开工,因为解不了冻。我们这边冻层也很深,这种天气施工一定会造成工程质量问题。我们的冻层有2米48左右,地表以下2米48都是冻的。施工的时候实在没办法就用牛粪埋在下面,热了以后冻层化开了才挖。” 

  但是恶劣的气候条件并没有减缓果洛人民前进的步伐。大自然在给予他们艰难挑战的同时,也赋予了他们最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作为馈赠。说起果洛的资源,杨斌如数家珍,颇有点自豪。 

  “果洛这个地方,投资畜牧业产业比较单一,希望能开发能源产业,水能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也厉害。还有旅游产业,比如大年保玉则,格桑马域文化等这些开发出来,那我们的产业就有支撑了。” 

  对于蕴藏着丰富资源,却又处于高原地区的果洛州来说,招商引资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较为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又造成了阻碍。对果洛未来的发展,杨斌有自己的期待。 

  “首先,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强。像道路、供水、排水、供暖、供气等,这些资金的投入量特别大。其次是旅游业,比如年保玉则、阿尼玛卿雪山、黄河源、格萨尔文化走廊等,潜在开发的价值都很大。因此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急需。旅游业发展起来,对于我们产业的支持也是非常大的。第三就是产业园区的发展。现在是小作坊形式,形成不了竞争力,如果集中到一个产业园区里面,同样的产品形成竞争力的话,地区的畜牧业产业发展才会精细。最后是能源产业。除了电站的建设,如果能把黑土滩利用起来做光伏电源建设,对于电网的优化以及用电需求的解决都有很大的帮助。” 

  在杨斌看来,今天对于迎来60华诞的果洛州来说,不仅是记录着过去光辉历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他热爱这片神奇的土地,期待着果洛美好蓝图实现的那一天。

  原标题:项目建州促果洛经济发展 产业开发绘藏区美好蓝图

(责编: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