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博斯腾湖畔的非遗传承

21.08.2016  15:41

新疆博湖县因境内有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而闻名,记者近日赴当地采访了几位怀揣着“非遗”梦想的人。

微信教学弟子遍中国

拿着孙子孙女参加“天赐陶布秀尔”杯卫拉特陶布秀尔综艺大赛的奖状,博湖县塔温觉肯乡傲瓦特村的代且老人说:“这两个苗子好,陶布秀尔(蒙古族的一种弹拨乐器)后继有人。

今年66岁的代且老人自幼跟随父母学习蒙古族祝赞词和传统长调。2008年,他被评为第一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且不仅能制作不同形状的陶布秀尔乐器,而且会用36种不同的技法演奏“陶布秀尔”。他用政府发给他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专项补助经费开展培训活动,培养了一百多个学徒。

随着年龄增大,为了更好地传承这一技艺,他的徒弟们开始在网上推销他的陶布秀尔琴,并教会他用视频和音频教学。现在,他有很多微信群,有2000多名不同民族的学生,每天有时间就在群里教大家陶布秀尔和祝赞词的技法。

校园教学推进萨吾尔登“非遗”传承

耐德曼是博湖县远近闻名的萨吾尔登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进她的房间,就可以感受到浓浓的蒙古文化。

今年62岁的耐德曼,受家族文化的熏陶,不到10岁就是当地有名的萨吾尔登“小舞蹈家”。真正让她走上“非遗”传承舞台的是博湖县每年举办的捕鱼节、祭湖仪式等活动。随着媒体的报道,耐德曼的声誉渐响。之后,她频繁参加各类演出活动,当地的大大小小活动,她更是必不可少。

耐德曼兄妹5人,从小,爷爷就教导她们,要将蒙古族民俗文化发扬光大。而今,萨吾尔登舞蹈已成为博湖县各中小学校的校园舞,作为每周的课间操进行推广。

民族服饰撑起妇女半边天

走进博湖县依日木太的蒙古族手工艺品专卖店,里面挂满了各种华丽的蒙古族服饰,摆在展示柜里的袖珍蒙古包、香囊等手工艺品显得格外精致。

这个小店如今已成为依日木太和另外几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最大的收入来源,不但让她们挣到了钱,还让她们找到了自信。

依日木太是博湖县乌兰再格森乡乌图阿热勒村村民。2008年,依日木太不顾家人的反对,拉着村里的5位刺绣能手,成立了乌恩奇手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这5位绣娘都是蒙古族刺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当年合作社利润就达到了12万元人民币,随着市场的扩大,现在跟着她做蒙古族刺绣的合作社社员已经有50户。

博湖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局长张立说,近年来,博湖县当地政府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设立了非遗基金,为传承人提供各项资助,让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迈向一个新台阶。

(责编:tibet) 我要留言
  • 高清美图
  •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