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开幕前后,俞正声、孙春兰为何一起强调同一件事?

04.03.2016  07:16

      3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俞正声代表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在不长的讲话中,俞正声总结一年来工作时专门提到,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常委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一项重要工作。
      无独有偶,在不久前的3月1日,孙春兰在中央统战部会见了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这是孙春兰在全国“两会”期间会见的第一位重要的党外人士。在这次会见中,孙春兰向班禅提出的三点希望中第二点就是,“继续刻苦钻研佛教经典,提高宗教学识,在引领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中发挥积极作用”。
      如果时间放长一些,在2015年6月10日,习近平在中南海接受班禅拜见时,班禅也表示,“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刻苦学习,为促进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和西藏的和谐稳定贡献力量,不辜负党和人民殷切期望”。
      不仅党和国家领导人反复提这事,很多宗教界政协委员也在说。
      据中新网报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心澄法师称,佛教从印度传来,并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如今的中国佛教,这是佛教同社会相适应的很好体现。心澄法师说,他去过的地方越多,越能深刻体会佛教是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社会的土壤,在未来也将走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马寿新指出,宗教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既是国家政策的需要,也是促进宗教与社会团结应该做的事情。《古兰经》里有很多内容和现在社会内容相容相通,伊斯兰教推崇和平、团结,各教派也要平等、和谐相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唐诚青则认为,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应在传统文化方面做好继承和发扬的工作。“这会很好地促进道教自身与当今社会相适应。”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徐晓鸿认为,宗教团体要起好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从教规教义的角度,引导信徒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副主席詹思禄表示,天主教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须继续推进民主办教,让信徒广泛参与,发挥其积极性,同时也要加强对教会接班人的培养。
      俗话说,重要的事说三遍,在不同场合反复被强调,说明“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定是件重要的事。到底有多重要?
      重要到被写入党章。
      “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提法在党的十七大上写入党章,其内容是四句话: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其中“相适应”一句既是基本方针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基本方针的总体目标。
      朱维群曾经专门就“相适应”做过论述。他认为“相适应”有三个层次的要求,最基本层面的要求是宗教界爱国守法,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服从政府依法管理,依法依规开展宗教活动。第二个层面,要求宗教界不仅满足信众信仰上的需求,还要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多做有益于民众幸福、社会和谐的事。第三个层面,要求宗教界进一步挖掘和弘扬教义教规中有利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和道德提升的内容。
      习近平在去年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专门强调,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必须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必须辩证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必须重视发挥宗教界人士作用,引导宗教努力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服务。
      正如朱维群所说,就中国而言,历史上凡是外来宗教,都必然要经历一个中国化的过程,否则就难以存在和发展。今天中国的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宗教在其中所具有的形态也必然与以往旧时代有所不同。也就是说,宗教适应了历史上的中国还不够,还要适应今天的中国,改变旧时代的政治烙印,在宗教观念、制度、组织等方面进行调整,从现实生活中吸收新鲜养分。
      如此重要的事,怪不得被反复提及啦。(综合人民网、中新网、统战新语等报道 中国西藏网 文/刘毅)
 

(责编: 苏文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