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与希望——来自甘南州地仓村的扶贫思考

26.12.2014  18:40

  在甘肃,扶贫不是件容易的事。

  贫困是基本省情,而基于个体的扶贫最难,因为众口难调,加之过去扶贫手段单一,所以很多扶贫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

  12月上旬,记者去甘南夏河县地仓村采访,该村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2050元跃升到如今的4017元。路上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扶贫开发这场硬仗究竟如何打?扶贫的手段和经验究竟有哪些?得到的答案异常简单却引人深思。

  12月4日,夏河的气温已经到了零下9摄氏度。刚下车的省工商局人事处处长张益民就被几位藏族同胞围住了。

  “上次修建暖棚漏了4户人家,这次还能申请不?

  这是张益民今年第16次来到夏河县桑科乡地仓村,这里是省工商局开展双联后他的帮扶点,他与周围的人们都熟悉得像老朋友。

  他们说的暖棚并非人居住,而是为牛羊过冬修建的“卧室”。双联行动开展后,省工商局的干部对于如何帮扶心里也没底。2012年,他们在兰州、夏河往返数次,在与当地群众深入交流后得知这样一则信息,由于牛羊散养,每年冬季牛羊产崽的存活率仅为42%。“当时就有一个思路,扶贫就要贴近当地群众,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帮什么。指导他们养牛养羊我们显然是‘门外汉’,可如果帮他们提高幼崽成活率,不就是增收吗?”张益民说道。

  提出思路后,当地群众并不完全买账,有人认为,人住的房子都没改善,却要给牛羊建房子,没道理。为了解除大家的疑虑,省工商局的双联干部先期帮助几户有建棚意愿的牧民修建了暖棚,每个暖棚补贴1万元,一个冬季下来,冻死的幼崽寥寥无几。消息传开后,整个地仓村的牧民都要求修建暖棚,两年下来,全村的养殖暖棚已达215个,占牧民总户数的80.8%。正是有了这些挡风遮雪的养殖暖棚,地仓村的牛羊成活率从2012年的42%提高到如今的96%以上,越来越多的牧民因此受益。

  地仓村五队队长斗格扎西告诉记者,2007年冬天的一场大雪冻死了他家的50多只羊羔。“我们靠放牧为生,冻死羊羔太让人心疼了。但暖棚修好后,今年的100只羊羔全部存活,而且到了夜里将暖棚关闭,不怕狼袭击羊群,也能睡个安稳觉。

  从桑科乡政府出发驱车将近半个小时,才看到如星星点点般散落在草原上牧民的家。

  原以为已经走得很远了,谁知乡干部郑伟却说,这才到地仓村一队的村口。

  广袤的桑科草原深处,还有地仓村3个队。在村口,成群的牛羊正在一处U形水槽里饮水。郑伟说,这是2012年7月双联干部为他们修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工程由地仓一村和地仓四村两处工程组成,管网总长13.7公里,解决了2个小组400多名牧民群众、8000多头牲畜的饮水问题。“之前人畜饮水需要走5公里的山路去背。

  在村子里,我们遇到了41岁的尕藏道旦,由于当地牧民只会说藏语,郑伟便充当了我们的翻译。当一通藏语中出现“省工商”三个字时,尕藏道旦脸上露出了笑容,他一定要邀请我们去他家里取暖。

  郑伟说,尕藏道旦家里也修建了暖棚,已经拿到了1万元补贴款。他的妻子拿出了热腾腾的大饼,将杯子里里外外洗涮了三四次,然后取出一条新毛巾仔细地擦拭干净后,邀请大家品尝地道的奶茶。郑伟说,在她眼里,我们既是客人又是朋友,因为双联贷款为家里解决了5万元的难题,她见到我们很开心。

  知道“省工商”来了,附近的牧民都赶到尕藏道旦的家里,十几个人聚集在屋子里,大家盘坐在热炕上向双联干部仔细讲述目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年近80岁的牧民才昂老人说,他们之所以信任双联干部是因为这些人来得勤,问得细,聊得多。“原以为他们来了就走了,可三年前来的人,现在还能见到。

  斗格扎西很赞同老者的观点,他指着草原上的砖瓦房说,原来这里并没有瓦房,因为进村需要跨过大夏河,河上只有一座独木桥,仅能供人行走,砖瓦建材根本运不进来。张益民说,我们了解后,从省财政争取资金189万元,在地仓村修建了三座桥。一、二号桥桥面宽3.5米,全长29.68米,投资69万元;三号桥桥面宽4.5米,全长37.1米,投资120万元。三座桥已于2013年7月全部竣工交付使用,彻底解决了地仓村3个小组500多人的出行困难。

  有了桥,地仓村今年就新修了60多套瓦房。

  跨过清澈流淌的大夏河,当地人为我们讲述了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2006年,北京女大学生在桑科草原游玩时突遇大雨,当地一位小伙子用摩托车将她带出草原。几天后,女大学生又回来了,她决定留在草原,嫁给淳朴的藏族青年。

  她从北京来,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和全新的信息,她开办的“藏家乐”是桑科草原最早的一批旅游基础设施。得知情况后,双联干部找到她,并和她探讨沟通在旅游资源丰富的桑科草原能否组建“餐饮矩阵”?

  敢想就敢干。

  双联干部先扶持了6户牧民组建“藏家乐”,为他们配备了设备,每户仅旅游旺季就收入2万多元。接下来,按照开办“藏家乐”风格和用途,由省工商局计划投资约300万元,为牧民群众修建一处集安家居住、旅游接待和传承民俗文化为一体的民族新村。民族新村东西长194米,南北宽165米,占地32000平方米,第一期计划建设56户,每户占地面积约310平方米,建筑面积174平方米。按照基本建设成本估算,每户约投资24万元,并采取三种方式筹资:一是县政府利用游牧民定居和危旧房改造项目为每户补助约4.7万元;二是入住牧民家庭每户自筹14万元;三是省工商局为每户补助约5.3万元。

  距离乡政府不到500米的地方,整齐划一的地基已经打好。张益民介绍说,每户牧民都是按照三个标准间设计共8间房子,将来还要统一规划大门和停车场,2015年7月前将主体完工。“我们带着牧民去九寨沟等地学习,大家信心很足。下一步我们还要在管理上下工夫,用企业化管理模式建立超市、接待中心和物业公司。”张益民说道。

  杨柳岗是省工商局的驻村干部,他告诉记者,扶贫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一天、两天想要扶贫是不可能的。只有静下心来和他们一起生活,你才能知道他们到底缺什么。

  厚厚的一本双联台账上记录着3年来从基础设施到培训教育,从资金扶持到区域联动发展的点滴,在这背后,则是地仓村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2050元跃升到如今的4017元。

  回到记者来时带的疑问,这么多问题是怎么发现的,又是如何解决的?双联、扶贫究竟有什么好的经验?张益民的回答十分简练,“没什么巧劲,只有坚持。谁可以坚持到最后,谁就能看到扶贫的真正成效。

  原标题:坚持与希望——来自甘南地仓村的扶贫思考

(责编: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