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新语】“历尽艰难曾不悔”!学诚谈中国佛学院六十年优良传统

28.12.2016  17:07

  从1956年到2016年,中国佛学院书写了超过半个世纪的历史。六十年的道路,是中国社会迎难而上、不懈探索的过程,是中国文化不断扬弃、重建自信的过程,是中国佛教超越自我、转型再生的过程。这种“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造就了中国佛学院的发展之路,积淀了深厚纯笃的学风、道风,形成了特殊的精神传统和学修氛围。在纪念中国佛学院成立六十周年之际,我们需要总结、传承与发扬中国佛学院宝贵的办学经验和优良传统。  

   爱国爱教、为法献身的崇高使命感

  中国佛学院的最早一批缔造者,都是从近现代中国的风云动荡中走过来的佛教界大德,他们深刻体会过国运衰乱、外侮屈辱、民生疾苦、佛教多艰,也亲身投入爱国护教、弘扬正法、振兴教育等近现代佛教事业。如喜饶嘉措大师1937年应国民政府礼聘,担任国立五大学——中央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的西藏文化讲座讲师;建国后为西藏和平解放作出过重大贡献,被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赞誉为“爱国老人”。赵朴初居士在抗战时期的上海,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组织妇女支援前线,收容大批难民,教养流浪儿童。法尊法师和正果法师,在抗战时期的重庆主持汉藏教理院,直至解放前夕,为中国佛教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巨赞法师,于抗战期间创办《狮子吼》月刊,勇敢担负起抗日宣传的时代责任。明真法师,曾撰写抗日救国和佛教改革的文章,发表在《海潮音》《人海灯》《正信》等佛学杂志上,并参与南岳“佛道救难协会”的爱国救亡活动。圆瑛法师和明旸法师在上海曾组织抗日僧侣救护队,在几个月内救护伤员近万人,而两位法师却因此被捕入狱,遭受刑讯折磨,但始终坚贞不屈。对国家和佛教的无限热爱与忠诚,是佛学院的开创者们共同的精神品质。因为这份“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的伟大使命感,他们可以为国尽力、为法忘躯、为佛教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  

  如今的中国佛学院,正处于国家支持、社会渴求、世界呼唤的上升发展期。但是在这样的和平年代,我们更不能忘记爱国爱教、为法献身的佛学院精神传统。秉持这一精神,我们才能奉行佛教报四恩的优良传统,不辜负国家的期望、社会的支持,以更大的发心、更多的努力回报祖国和人民;树立这一精神,我们才能广发大愿、广修正行,用大愿大行来带动我们的人生、充实我们的生命、发挥我们的潜力、实现我们的价值;坚持这一精神,我们才能传承佛法、续佛慧命,在这个佛教发展的黄金年代做出不负于时代、无愧于前贤的历史贡献。

   淡泊名利、求真重道的精神

  中国佛学院的六十年是曲折不平又坚韧向上的六十年。经历过物质的匮乏、时代的动荡、人事的更迭、世俗的侵袭,佛学院依然保持着纯正笃厚、积极进取的校风,正是凭借一种淡泊名利、求真重道的精神。太虚大师在1921年给汉藏教理院的开学训词中提出“澹、宁、明、敏”四字院训,列于第一位的即是“澹”字:“澹,谓淡泊,即淡于欲。……若不甘淡泊,则贪欲心滋长,放僻邪侈,无所不为,于是种种瞋恨斗争因之而起。要除此种种不良恶行,即要甘淡泊,守清苦。”  

  在中国佛学院的精神传承里,即有似苦实甘的“澹”字深味。上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百废待兴,佛学院也不例外,物质条件极为简陋,师生生活十分清苦。吃穿条件固然俭朴,连课程讲义也都是老师们自己编写,然后用蜡纸油印而成。在学习之余,全院师生每天早斋后集体出坡打扫卫生,开垦校园荒地植树种菜,并积极参与首都各项建设事业。上世纪80年代佛学院刚刚恢复时期,甘于淡泊的风气,仍然保持完好。这不是一两个人自发形成的,而是从院领导到法师、老师再到同学,自上而下言传身教、感染效学,逐渐积淀而成的。例如赵朴老本人的生活就非常俭朴。朴老在对外参加活动时很注重仪表,但他平时的衣服都很破旧,经常打着补丁;在披阅文件、传达指示时,用的都是废信纸边和旧信封,经常把旧信封翻拆再用;朴老大半生都居住在北京小胡同里的狭窄四合院,多年坚持不换房、不配好车。生活上布衣蔬食、尽量节俭,但为了帮助受灾群众,朴老却无比慷慨,常常倾囊相助。1991年国内发生水灾,他率先捐款10万元人民币救助灾区。据概略统计,从1986年至1998年,朴老的个人慈善捐款就达240余万元。正是赵朴老以及许多佛学院前辈们清廉高洁、舍己为人的行谊,带动和营造了中国佛学院珍贵感人的淡泊之风。

  对物欲看得“淡”,才能对佛法兴趣“浓”;不求一己之名利,才能求法、求真、求道德、求学问。自建院以来,中国佛学院的法师、老师们一直践行着艰苦淡泊的精神传统,将全部身心投入佛教教育事业,或教学,或研究,或管理,或服务,用自己的生命延续着佛学院的生命。在当今这个物质极为发达的时代,艰苦淡泊的精神并不过时,甚至更显重要。面对越来越优越的外部环境,我们需要有更清醒的头脑、更自律的精神、更坚忍的意志和更广大的发心,耐得勤苦、守得淡泊,在真心求法、勇猛利他中将自己的生命价值发挥到最大。  

  学修并重、解行相应的踏实风气

  在现代佛学院的发展历史中,“学”与“修”的关系一直是一个值得讨论的核心话题。其背后实际反映的是,佛教如何由传统丛林式教育向现代学院式教育转化、而又不失传统佛教精髓的问题。

  在1992年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上,赵朴初会长提出“学修一体化,学僧生活丛林化”的佛学院教育新原则,具体来说就是“要把学与修有机地结合统一起来,要求通过教学和管理,使学员达到佛教学识和佛教信仰、修持同步增长”。从此,“学修一体化,学僧生活丛林化”便成为中国佛学院的办学方针。1992年底,中国佛学院即拟订了一个《关于中国佛学院实行院寺一体化的组织建设意见》,对学僧生活进行丛林化管理,坚持上殿、过堂、坐禅、念佛等传统宗教规制,以此严肃僧仪、僧纪。之后,中国佛学院始终坚持如法如律的宗教活动,师生严守上殿、过堂、布萨诵戒、结夏安居等丛林传统,将学修与丛林生活融为一体,培养了宗教情操,涵养了宗教气质,端正了道风、学风。  

  从更宽泛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学修”并不仅仅是学经论、过宗教生活,对于一个心在道上的人来说,生活日用、待人接物无不是一种修行。如太虚大师说:“不要以为劳动不是学,须知这就是锻炼身心的真学……读书固然是学问的一种,但修桥筑墙,砌路跑腿,何一非切身之学?”古代禅宗大德往往都是在搬柴运水的日常劳作中悟道,因此“历事练心”“对境修心”都是很好的学修方式。

  对于我们佛学院的后学来说,学习继承这种学修并重、解行相应的踏实风气十分重要。如果不能真正践行佛法,以佛法来解决自他的“惑业苦”问题,乃至忘记自己的信仰、忽视因果和戒律,那么即使博学善辩、能够登台讲经说法,也不算是真正的佛子。只有以信仰贯穿自己的生命,以戒定慧三学托起自己的慧命,我们的人生才会有足够的深度和高度,也才能真正符顺佛教解脱成佛的宗旨。  

  广闻多参、交流互鉴的开阔格局

  中国佛学院不仅是培养佛教人才的摇篮,也是对外友好交往、学术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六十年来,中国佛学院积极发挥这种桥梁纽带作用,或接待各国参访,或到世界各地进行友好访问,或组织参加各种学术会议,或推动佛教文化交流,不断发扬我国佛教国际友好交往的优良传统,为促进国家安定、文化繁荣、两岸交流、亚洲稳定与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拓宽了佛学院师生的心胸视野,形成了中国佛学院特有的广闻多参、交流互鉴的格局。

  比如,1956年11月,由院长喜饶嘉措大师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赴尼泊尔参加第四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大会。

  比如,1963年10月18日,“亚洲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佛教徒会议”在中国佛学院举行。周恩来总理亲自接见了与会代表,特别肯定了佛教维护和平的积极作用及这次会议的深远影响:“这次会议,有十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佛教界人士参加,代表了亚洲广大佛教徒。……佛教徒总是与人为善,主张和平的,这是佛教教义上讲的。……解决问题靠的是人心,是人心所向。你们都是爱好和平的人,手无寸铁,但你们在这次会议上一致地发表了《告世界佛教徒书》。这是一股道义上的力量,是会得到人心的。”  

  比如,1980年4、5月份,鉴真大师像从日本回国巡展,5月在北京法源寺展出。这次活动成为推动中日友好关系的良好契机。1993年,赵朴初院长率团赴日本京都参加庆祝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活动,韩国佛教界领导人也共襄盛会。正是在此次大会上,赵朴老提出了中韩日三国佛教“黄金纽带”的新构想,从此揭开了三国友好交流的历史新篇章。

  比如,2002年2月,中国佛学院99级20位学生护送佛指舍利至台湾供奉。2005年11月,中国佛学院组成24位成员的护法团,护送佛指舍利到韩国供奉。

  比如,2016年6月,由中国佛学院等八所佛教院校组成的中国佛教教育访日考察团赴日本考察,大大丰富和开拓了佛学院师生的经验视野。

  在学术交流方面,1986年开启了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这一友好交流模式。历时30年的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至今已圆满举行15届,成为中日两国佛教界唯一坚持至今的佛学交流平台,中国佛学院学生每次都积极参与。

  中国佛学院积淀传承六十载的宝贵精神传统,是佛学院建设者们发心与愿力的展现、智慧与热情的结晶、精进与坚忍的果实,说到底,也就是担当佛教命运的使命感和无私无我、无怨无悔的大乘利他精神。1985年教师节,赵朴老的题词《金缕曲·敬献人民教师》,道尽了这片苦心孤诣:

  不用天边觅。论英雄,教师队里,眼前便是。历尽艰难曾不悔,只是许身孺子。堪回首、十年往事!无怨无尤吞折齿,捧丹心,默向红旗祭。忠与爱,无伦比。幼苗茁壮园丁喜。几人知,平时辛苦,晚眠早起。燥湿寒温荣与悴,都在心头眼底。费尽了、千方百计!他日良材承大厦,赖今朝血汗番番滴。光和热,无穷际。

  大使命和利他心,超越了个人利益,超越了自我局限,甚至超越了佛学院的“一院”之兴。中国佛学院要真正担负起引领全国佛教教育的重任,不仅要有正确先进的教育理念、完善均衡的教学体制、良好纯正的道风学风,更要具备为整个中国佛教乃至中华文化复兴而奉献一切的大愿力。只有在“历尽艰难曾不悔”的勇敢担当、忘我奉献中,我们每个人生命的光和热,才能持续燃烧以至无穷无际。(学诚)

(责编: 李雅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