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在红军走过的草原(红原县)支教

29.01.2017  09:38

1935年5月至1936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相继经过四川藏区,恶劣的气候曾让难以计数的红军将士长眠于此。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三名大学生来到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支教,在当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地方,开启他们的“新长征”。图为红军翻越的鹧鸪雪山。(翻拍自《红色记忆》)

午夜的红原早已是漆黑一片,但李小康、左曜州、洛伍拉卓三人伏案桌前,还在工作……从成都西南民族大学来到红原中学支教,10个小时的车程,从平原到高原,三人从学生生活迅速转换到支教的教师模式。他们不仅要学会做饭、生炉子、糊窗户纸,还要适应高寒缺氧的气候。图为三人正在学习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左起:李小康、左耀州、洛伍拉卓。(左曜州供图)

红原平均海拔在3600米以上,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1℃,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6.2℃。支教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都很艰苦,左曜州说:“刚来时候很震惊”,来到红原仅三个月,每人就暴瘦30斤。三人相互调侃:“这真是个减肥的好地方!”图为校园里结冰的地面。(左曜州 摄)

当地极度缺水,“饮用水去超市买矿泉水,洗澡看天。”三个人曾经一个月没有洗澡,即便下雨,热水器抽上的水也似黄河水,浑黄浑黄,比不上在成都倒掉的洗衣水。左曜州回忆道,最初一百个不适应,但现在,下雨已经成为了三个人格外期盼的大事。“别管什么水,有了总比没有强吧。”图为生活用水。(左曜州 摄)

红原当地居民98%都是藏族,左曜州三人认识到,只有通过融入当地文化组织课堂,才能吸引学生,同时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李小康在课上经常会向学生提问关于家乡的风俗习惯、童年生活。图为学生们在班级活动中跳藏舞。(左曜州 摄)

由于当地教师资源匮乏,三个人皆是身兼数职。左曜州同时教授高一政治、高二政治和初中英语三门科目。每天七点多起床,凌晨入睡,三个人的支教生活忙碌又充实。“以前手机离身就没有安全感,现在可以一天不碰手机。”授课、备课、组织活动、批改作业、写汇报材料……他们经常加班到深夜,才离开学校。雪中校园(左曜州 摄)。

有一部分寄宿生,由于家境贫寒,一学期几乎都没什么零用钱。幸好学校给孩子们准备了免费的餐饮。于是除了学校,他们几乎哪儿都不去。“每个孩子每天的用餐标准是七元。”左耀州告诉记者。和学生们谈心。(左曜州 摄)

这里寄宿的孩子都很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也是有条不紊。左曜州他们就常看见一个小姑娘在寒冷的冬季,认真地在露天水池边洗着衣服,水池边都是冻住的冰碴。那一刻,他既心酸又欣慰。图为一个身着藏装的男孩嘴对着室外的水龙头喝水。(左曜州 摄)

“我校研究生支教团成立于2015年,参加者要通过自主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等层层严格的筛选环节。他们的每一个行动都汇成一股暖流,为高原的孩子带来仰望星空的可能”,西南民族大学校团委副书记桑扎说道,“到红原支教,这里不仅成了学子奉献的舞台,也成了他们锤炼自己的熔炉。”图为桑扎与支教团合影。(左曜州供图)(中国西藏网 文杨悦笙)(感谢左曜州、田宇、宁寿林对本文的贡献)

(责编: 杨悦笙 李雅妮)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