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巴边界看两国“斗”与“和”

21.01.2016  10:26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邹松】去印巴旅游,两国间“每日一嗨”的降旗表演不可错过。在瓦格赫陆路口岸两侧,印度和巴基斯坦各自的边防军仪仗小队,每日同时在此上演斗气儿似的降旗仪式,吹胡子瞪眼,拉胯踢腿,彼此不忿。实际上观众都明白,此番煞有介事的表演确能涨我士气,但灭不了对手威风。

环球时报》记者有幸分别在瓦格赫口岸两侧看过降旗表演,突出的感受是,表面上剑拔弩张,实际上“和”远大于“斗”。巴基斯坦一侧,开国领袖真纳画像“注 视”下的仪仗兵熟练地出列、行进、呼喊,同时以各种肢体语言向着边境铁门那侧示威;作为回应,印度“同行”分秒不差地履行着同样的仪仗程序,只不过看上去 腿踢得更高,步子迈得更大,眼睛瞪得更圆,为的是不给背后的“甘地”丢脸。

这似乎是一场经过无数次排练的默契演出。更难得的是,双方观众也在各自拉拉队的带动下呼号助威。50多年来,“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同“印度斯坦……印度斯坦……”的对歌与合唱从未停歇。

作为“第三者”,记者能够体会印巴双方通过降旗仪式所抒发的爱国热情。曾有西方人将瓦格赫边界降旗仪式比作一场“精心策划的羞辱”,但确实凭借这一场场和 平的“羞辱”,边界两边的自尊心得到了某种程度的释放,“斗”与“和”的表演似乎满足着两国心理上的某种需求:我不怕你,你永远不要忽略我的存在。

瓦格赫边界的降旗仪式绝非印巴两国边境现实的全貌,甚至只能被看作幻化成精彩模样的宝莱坞影片。真实的印巴边界冲突几乎每日都在上演,伴随的是流血乃至死 亡,而牺牲品更多是两国边民,并留下谁先开炮的无休止扯皮,外加“我军给予对手更猛烈回击”的心理安慰。而在国际社会看来,印巴边界冲突似乎已从“老大 难”变为“新常态”,啥时候不打了才是新闻。

去年7月,印巴领导人达成相互谅解,8月就被相互的炮击打得粉碎,这种无奈不仅一次次为两国关系改善泼着冷水,更令两国人民对彼此的疑惑加深。是谁骚扰了谁已变得不重要,但凡本国出事必然是邻国在捣鬼的猜忌,正成为一种潜意识左右着印巴关系。

瓦格赫边界巴基斯坦这边叫拉合尔,印度那边叫阿姆利则,但它们从过去到现在都有共同的名字“旁遮普”。在此边界两边观看降旗的观众们在仪式完结后仍不忍离 开,他们蜂拥到各自边境的铁门前透过缝隙以对方国家为背景合影留念。这是一种血脉相连的亲近,还是一种久违之后的好奇,或许只有印巴人民自己能找到其间的 微妙联系。

(责编: 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