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参观西藏牦牛展览

03.04.2017  02:05

  今年藏历年期间,我和阴法唐同志应西藏牦牛博物馆吴雨初馆长的邀请,到首都博物馆参观了“牦牛走进北京”展览。能在北京看到西藏的牦牛、帐篷、牛皮船和那么多反映西藏历史文化和今天农牧民生活的展品,让我们这些老西藏感到无比兴奋和高兴。

  说起牦牛,我们太熟悉了。屹立在拉萨药王山下的两尊金色的大牦牛雕塑,见证着藏族人民的发展史,也将见证着西藏民族的未来。牦牛浑身都是宝,它所需要的仅是水和草,奉献的却是自己的全身,牦牛精神体现的正是“老西藏精神”。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牦牛跟人类一样,都有着3万多年的历史,创造了我们独特的地域文化。西藏牦牛博物馆填补了我们国家博物馆的一个空白,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一座博物馆。我们为吴雨初和他的同事们做的这件大好事点赞!

  西藏民间谚语说得好:“凡是有藏族的地方就有牦牛”。记得西藏著名学者恰白•次丹平措说过:西藏最早的部落就叫“六牦牛部”,西藏历史和文化中很多都跟牦牛相关,牦牛对藏族有很多恩惠,藏族是一个懂得感恩的民族,我们应当感恩牦牛。

  一个在北京工作的“老西藏”、57岁的北京市出版集团董事长吴雨初,主动辞职再次进藏创办“西藏牦牛博物馆”。他的构思和创举,得到北京市委市政府、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拉萨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和赞扬,并将该项目列为援藏项目。在酝酿方案的过程中,他多次征求曾在西藏工作过的阴法唐、姜洪泉、郭金龙、丹增及蔡赴朝、刘琪、杜德印等老领导、专家、学者的意见,迅速组成团队,深入各个藏区,广泛调研。25个月他们走了4个省、47个县,收集了大量资料、文物,为博物馆征集了大量实物以及历史和现实资料。这次进京的展览陈列的就是人类同牦牛相关的各种历史和文化,含衣、食、住、行、运、烧、耕、药等各个方面。我们在展览里看到了出土的铜牛制品、唐卡、各种书刊、壁画,格萨尔说唱,还有八思巴的塑像和他的诗作《牦牛赞》等等。丰富的展品使首都人民走近了西藏,直接感受到了西藏的历史和文化,是一次极好的民族团结和民族文化交流活动。

  我是一个1950年走进西藏的女兵。在进藏路上亲身感受到牦牛对解放西藏的卓越贡献。那时,西藏没有公路,运输主要靠牦牛。部队通过爱国的土司头人购买了14000多头牦牛,运输进藏物资,支援十八军进军西藏。十八军最前面的机关和直属部队都接受了赶牦牛、运送物资的任务。由于大家对牦牛的习性不了解,开始时还闹出过许多笑话。后来,部队领导专门聘请藏族同胞协助,藏族姑娘曲美巴珍就是当时有名的支前模范,她的事迹还上过报纸和电影。前些年,我们还让孩子到康定去看望过她。

  记得昌都战役前,我们康藏工作队30个女兵也接到赶牦牛的任务,分给我们的200多头牦牛驮的是粮食和银元。任务不大但困难大,大家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动物,开始让它驮100多斤重的东西它都不干,不是跳,就是往山上跑,往水里跳。没办法,我们只得跟着牦牛上山下水,把甩下的物资捡回来,两人抬着再给它驮上,每天反复多次。过桥时更难,牦牛有时凶猛有时又很温顺,弄得大家常常是啼笑皆非,经过不知多长时间的磕磕碰碰之后,加上藏族同志的帮助,我们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驯服了牦牛,我也慢慢学会了吹口哨,用“俄多”甩石头,完成了赶牦牛的任务。

  在西藏工作时,日常生活处处离不开牦牛,我们吃过奶渣,喝过酥油茶,住过牦牛帐篷,用过牦牛垫子,买过牦牛毛毯、毛衣、毛裤、毛披肩,有些至今还保留着。

  △图为西藏自治区党委原第一书记阴法唐与夫人李国柱走进展厅里的牦牛帐篷,回忆当年在西藏的工作生活,摄影:陈卫国

  这次在北京看牦牛展览,我们还特意在牦牛帐篷里坐坐,摸摸那些曾经熟悉的用具,回味当年在牧区蹲点时的滋味,倍感亲切。

  吴雨初从提出创意开始,2011年6月进藏,10月开始投入工作,到博物馆建成,先后历时3年,可称作是“中国梦、西藏故事、牦牛传奇”的样板。曾在西藏工作过的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和西藏党政领导共同参观完博物馆后对吴雨初说:“老西藏,你干了件好事啊!”“这个牦牛博物馆,其实就是一个西藏博物馆啊。”他们的评价很准确。

  听说北京展出结束后,展览要走进内地一些大城市,还计划出国。 我衷心地祝愿能让海内外的更多观众看到这个展览,让中国的牦牛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西藏,了解藏族同胞。(中国西藏网 文/李国柱)

(责编: 苏文彦)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