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人的“湿地保卫战”

31.10.2014  14:37

  如果问起四川的阿坝州,大多数人可能会摇头说不知道。但只要一提起九寨沟和黄龙,大家又会恍然大悟地“”出来。不过,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风景远不止这些。我们的记者从成都出发,驱车1800多公里,若尔盖、阿坝、壤塘,每一个县城都有让我们叹为观止的风景,比如说若尔盖的花湖,九曲黄河第一湾。但是,比这些美景更让人感佩的,是当时政府和老百姓为保护环境而付出的艰苦努力,今天我们就带大家去看看若尔盖人为保护美景而与风沙之间进行的“湿地保卫战”。 

  “花湖我去过的嘛,六七月份的时候,花一开漂亮得很!” 

  若尔盖的花湖,因湖中开满花朵而得名。但游客并不知道,他们眼中的风景对牧民来说却并不是一件好事。阿坝州委宣传部外宣科长蒋祖权告诉我们说:“草原上花多了,这实际上有两个方面:一个对游客来说,草原上花多了,它的风景感觉很漂亮,所以是个好事,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对牧民来说,草原上花多了是牧场退化的一个表现。” 

  这片开满鲜花的草原,就是若尔盖湿地。它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海拔3500米,横跨四川和甘肃两省的五个县,面积达100万公顷,是全世界最大的高原泥潭沼泽湿地。从空中俯瞰若尔盖湿地,我们会看到黄河在这里从青海流入,在四川绕了一个大弯,再流回青海。有调查数据显示,黄河流经若尔盖湿地后水量增加了30%左右。县林业局副局长左林说:“应该说整个若尔盖湿地对整个黄河的补水作用,还有对我们整个国家的生态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从上世纪70年代起,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降雨量减少、过度放牧等一系列原因,湿地面积逐年萎缩减少。随着城镇人口的增长以及人为活动的增多,沼泽干枯,草场退化、沙化的情况愈加严重。在沙化最为严重的若尔盖县辖曼乡,沙地曾经蔓延到乡政府附近。正因为如此,若尔盖县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治沙,当时主要是种草。70年代以后当地开始在辖曼乡种树。1995年,当地治沙工作正式启动。

  刚开始治沙时,当地老百姓并不理解,也不支持。他们更不知道长久以来的草地放牧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直到有一天他们自己真正遭受了风沙的危害。左林回忆说:“特别是我们03年到沙化最严重的麦溪乡,3月份,这个季节最干燥,风也最大,那时候,泽修村的老百姓,第一件事情就是背沙出去。” 

  2006年,县林业局通过国家项目帮助当地治沙以后,沙就锁住了。现在的3月,再也看不到泽修村老百姓背沙的情景了。更重要的是,老百姓觉得政府为他们做了实事,他们对于治沙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有一次,县林业局在嫩哇乡开展治沙工作,当地老百姓骑着摩托追到田地里邀请他们去家里吃饭。左林感慨道:“他愿意主动来询问这个事情了,他没当成是国家的事情或者是部门的事情,当成他自己的事情了。以往是没有这种现象的。” 

  2006年,若尔盖县纳入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区。从2007年起,四川省先后在若尔盖县累计投入1.2亿元治沙,治理面积达8000多公顷。2013年,国家又投入5000多万专项资金用于若尔盖县治沙工程。 

  “当然我们国家发展了,也有这个能力,在生态保护那块,投入非常大,而且也非常重视这块。” 

  首先,国家从机构管理这方面加强湿地保护,在若尔盖湿地建立了多个国家级、省级、县级自然保护区,然后在保护区内建立科研基地,实时监测气候变化,为湿地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县湿地管理局工作人员新颜告诉我们:“现在若尔盖是整个四川乃至中国的高原高寒沼泽湿地,它的地理位置要重要些。又成为了国际重要湿地以后,这样搞实验的就多得很,来自各大院校,像北林大,中科院,林科院。” 

  除了国家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外,若尔盖湿地的保护主要是靠当地老百姓的积极参与。在当地政府的宣传引导下,老百姓了解了草场过度放牧的危害,开始改变过去取草皮建房的习惯,学习往沙地施肥,促进植物生长。辖曼乡塔洼村村民准尕泽让说:“沙化刚开始以后,老百姓对沙化的治理理解认识不是很到位,但通过林业局下来治沙以后,老百姓认识到治沙的重要性,自觉地主动地参与到了治沙的行动当中。” 

  直到今天,这场“湿地保卫战”还没有结束,并将一直持续下去。由于若尔盖湿地海拔较高,工作和生活条件都比较恶劣,专业技术人员流失严重。县林业局副局长左林表示,保护若尔盖湿地责任重大,国家政策好、投入大,也符合老百姓的利益,但是现在最关键的就是如何引进人才,他们希望能创造更好的条件,吸引更多的环保技术人才前来,让若尔盖湿地的美景永远保持下去。

  原标题:走进藏族人家——若尔盖人的“湿地保卫战

(责编: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