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藏大】夏吾卡先:吐蕃列山墓地性质刍议---兼论吐蕃流行族葬制所存在的问题

20.10.2016  00:39

        10月14日晚七点,西藏大学古籍研究所夏吾卡先副研究员以“吐蕃列山墓地性质刍议---兼论吐蕃流行族葬制所存在的问题”为题,在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111会议室进行学术讲座。讲座由熊文彬教授主持,霍巍教授担任评议人。本场讲座是四川大学“大吉青年藏学家系列学术讲座”的第二场,来自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藏大学的众多师生和相关社会人员到场聆听。

        本场讲座,夏吾卡先副研究员主要围绕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朗(snang)县吐蕃时期的列山墓地展开研究。他先对列山墓地的概况和考古工作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对以往学术界关于列山墓地性质的研究进行归纳综述,并结合藏文史籍和考古文物材料,对列山墓地的性质提出新见解。

        在介绍列山墓地及其以往考古工作时,夏吾卡先副研究员首先关注的是列山墓地的规模与级别。针对以往学者围绕列山墓地级别的讨论,他通过对墓地结构布局的再分析,并结合自己对山南藏王陵的研究,他本人不主张将列山墓地比定为“藏王级别的陵墓区”的观点,而倾向于认为该墓地是比藏王陵低一级别的墓地。同时,他还对列山墓地在保存状况和分布特征等方面所呈现出其自身的特性进行归纳分析。接着,他对1982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对列山墓地开展的历次考古工作进行梳理,他指出,随着田野工作的展开,墓地的规模、墓葬数量、布局、基本形制年代等方面的研究,在不断的强化和深入,并重点对墓地结构、墓葬出土文物材料等问题进行回应和分析。

        关于列山墓地的性质问题,是夏吾卡先副研究员重点探讨的议题。针对学术界将列山墓地推定为钦氏或单一划定为某家族墓地的观点,他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首先,从历史地望的角度,他指出“钦拉”和敦煌藏文文献中的“钦拉探措”并不一定相符;此外,从文献记载来看,“钦拉”的历史地望本身还有诸多争议;再者,列山墓地的位置并没有在“钦拉”山脚下,而且从列山墓地也看不到“钦拉”山顶。

        报告最后,夏吾卡先副研究员对列山墓地的性质进行深入探讨。他先是依据在西藏哲蚌寺最新发现的《钦氏格西简史》(Dge ba’i bshes gngen mchimas pa rnam kyi lo rgyus yod)(13世纪末)等藏文文献,指出钦氏家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居住地曾发生过数次变迁,从而引出新问题的讨论,即某氏族居住地变迁后,其家族成员是否会归葬于家族繁衍地的问题。他强调,虽然吐蕃时期王室家族确曾流行“族葬制”的传统,但也存在例外,并非所有的王室成员死后都入了藏王陵区,也有死后葬于它处的现象。以现有的非王室成员墓葬为例,通常情况下很难证明他们也像王室成员那样死后归葬故里进行族葬的传统。另一方面,他还强调,从吐蕃墓葬制度史的角度来看,营建墓葬需要一定的资格,并非所有的人都享有这种权利。通过爬梳“下塔布、上工布”一带吐蕃地方史料,他还发现该地区有能力营建如列山墓地那样高等级、高规格墓地者,并非仅有钦氏一个家族。而且,从列山墓地出土的刻有“克吾”铭文的印章来看,也很难与钦氏家族建立直接联系。最后,他还列举了考古成果相对丰富的青海都兰热水河沿岸吐蕃墓地、达扎路恭墓等例来说明该问题。在此过程中,他还注意到列山墓地采集样本的测年结果和墓地的祭祀等现象,推断列山墓地是一处深受佛、苯两教影响且沿用两百余年的大型墓地。综合他的研究,他更倾向于认为,列山墓地是吐蕃王朝时期为有功业的将相贵人开辟的一处特定墓地,墓地所葬成员身份各异,整个墓地规模的最终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讲座之后,霍巍教授对讲座进行精彩评议。结合他本人的研究,首先,霍教授肯定了夏吾卡先副研究员对列山墓地级别的判断。他强调,从考古和文献的角度来看,吐蕃时期,西藏已经具备了一套非常严格的等级制度,这在吐蕃王陵上得到充分的体现,他认为这和汉地中原帝王陵的规制是一致的,吐蕃王陵的葬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唐制的影响。其次,霍教授认为,在没有明确的文献和墓志、墓碑等文字材料支撑的情况下,比定某个墓葬或墓地属于某人或某家族,是有一定困难的。但是夏吾卡先副研究员在讲座中提出的诸多问题,对于我们考察西藏境内吐蕃高级别墓葬族属等问题,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非常有价值。与此同时,霍教授还针对讲座内容给予两点回应。首先,他强调,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考古学的基本学术原则是凡事得看其下限,在断定墓葬年代时,一定要以墓葬中出土的文物材料的年代下限去界定墓葬的年代边界。同样地,在用文献材料时,最好也能用当时的文献去比定当时的事物,比如吐蕃墓葬,在对其进行研究时,最好是使用吐蕃墓中出土的简牍、碑刻等文字材料。如果使用比较晚近的文献,就得考虑后期人为添加的元素,因此,还需要考证文献本身的可信度。此外,关于列山墓地中出现的圆形和塔形墓是否是受到佛、苯二教的影响,他认为还有可商议的余地,因为从敦煌仪轨文献和考古材料来看,当时吐蕃的丧葬仪轨应当是受到苯教的影响更大。接着,霍巍教授还分享了他本人近期对西藏西部最新发掘的墓葬的若干问题的思考,他强调这批墓葬呈现出的丧葬仪轨等问题值得关注。最后,在场师生与演讲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互动,讲座在大家感谢夏吾卡先副研究员带来精彩报告的热烈掌声中谢幕。

 

(新闻来源:川大藏学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