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遗在“生产性保护”中走出深闺

07.09.2014  21:28

    新华网拉萨9月7日电(记者张京品)沿着318国道,走进西藏林芝地区林芝县真巴村,老远就能听见“叽叽吱吱”的声音。老式的织布机前,扁平的梭子如同精灵般,在村民桑姆的手里左右窜动,梭子每穿一次,眼前的布料就长一点,她一天可以织出10米的布。

    这些布被送到附近的加工坊,由其他村民加工成半成品的手包,再由另外的村民手工缝制,最后通过公司进入市场。

    如今,这个只有48户、179人的村落里,47人都成了这条生产链上的工人。“这47人全是女性,基本覆盖了每家每户。有了收入,村民越来越热爱林芝藏族服饰的制作技艺了。”真巴村党支部书记巴鲁说,通过传统手工技艺,每位村民一个月有3000元至4000元的收入。

    林芝地区的藏族又称工布藏族,他们的服饰以传统的织布技术和手工技艺制作而成,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目前林芝地区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3个,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38个,设立县级保护名录22个。据统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目前约有87万项,其中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的项目超过1500个。

    然而,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不少非遗项目在现实中面临“濒临灭绝、几近失传”的困境。中国艺术研究院专家谷泉指出,众多的非遗技艺集中在农村或偏远地区,由于展演性的非遗项目缺少平台,更缺乏走向市场的能力,传承人不再靠此谋生,因此导致这些民间绝活的传承青黄不接,保护难度越来越大。

    “单纯靠保护,文化是保护不住的,必须让它为群众带来价值,才会给非遗传承带来群众基础。”中国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