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西藏大学宇宙线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绩斐然

13.10.2017  03:34

        西藏大学宇宙线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前身——西藏大学宇宙线开放实验室,在原西藏大学宇宙线研究小组的基础上于1996年正式成立。2001年通过验收,入选西藏自治区第一批重点实验室。2006年通过验收,升格成为西藏大学宇宙线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7年以实验为依托的理论物理学科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理论物理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平台”高校(全国共20所)。

        十八大以来,在 团队建设 方面,实验室共引进博士5名,其中2人博士后出站,1人为“青年千人计划”,将研究队伍扩大为15名。同时,4人晋升教授,4人晋升副教授,1人入选西藏自治区“学术技术带头人”。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老中青相益互补、梯次配备合理的科研队伍。

        十八大以来,在 科研实力和科学贡献 方面,实验室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教育部、西藏自治区科技厅、教育厅、西藏大学等上级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实验室研究水平和整体实力取得了长足进步。实验室的作用从伊始的为国际合作实验提供后勤保障到现在的包括新型探测器研发、数据获取和分析、物理结果发表、唯象理论等在内的全方位深度参与乃至于主导,已逐步成长为国内外高海拔宇宙线地面观测和基于高海拔地面观测的多波段天体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机构。著名美国引文索引数据库Web of Science最新结果显示,西藏大学“天文与天体物理学”学科在西藏自治区高校各学科中排名第一。

        十八大以来,在 对外合作研究 方面,开放实验室依托羊八井国际宇宙线观测站(中日合作ASγ实验、中意合作ARGO实验)、阿里原初引力波Ali-CPT观测站、中德合作亚毫米波望远镜(CCOSMA)、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等多个大型国际合作基地,开展宇宙线、伽马天文、亚毫米波天文及原初引力波、高海拔宇宙线次级辐射与人群健康等方面科学研究。开放实验室与意大利核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核研究所、日本国立横滨大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武汉大学等国内外研究机构建立或巩固了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

        十八大以来,在 科研成果 方面,实验室研究人员在《The Physical Review Letters》、《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等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50余篇,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类项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回国人员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10余项,累计直接研究经费达近千万元,相关成果不断受邀在重要国际会上报告。实验室研究成果荣获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一等奖(2014年)和三等奖(2013年)各一次。

        十八大以来,在 学科建设 方面,实验室密切配合西藏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宏观布局,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围绕“生态学”一流学科的建设需求,着力挖掘与开展与宇宙线相关的生态学交叉学科研究方向,2017年,“宇宙射线对于西藏高原人影响作用的研究”以及“利用高原条件进行的宇宙射线辐射剂量先进测量技术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支持。

        2011年7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在出席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活动并视察西藏大学时,实验室的成果作为西藏自治区基础研究领域的亮点向习近平同志做了汇报,习近平同志勉励科研人员“加倍努力,使我国的宇宙线研究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实验室全体人员以习近平同志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砥砺前行,奋力拼搏,在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创新团队建设与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对外合作与交流、支撑西藏大学“一流学科” 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为党的十九大献上了一份厚礼。

 

 

(新闻审核:党委宣传部)

(新闻、图片来源:理学院    单增罗布、陈天禄、宁长春、刘茂元)